市国有桂山林场护林员陈伟坚守森林保护一线
脚踏青山沃土 不忘护林初心
■本报记者 陈星
10月7日早上8点,市国有桂山林场(下称桂山林场)的林间小道上已响起沙沙的脚步声,57岁的护林员陈伟像往常一样身着迷彩服、带着巡护机,在杂草丛生的小道上挥舞着长柄镰刀左砍右削地“开路”,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桂山林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离不开陈伟常年坚守岗位,用汗水默默守护。
步履不停
守护生态第一线
陈伟是名副其实的“林二代”,其父亲曾是桂山林场的职工。从小生长在林场的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对林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986年,陈伟毕业后就选择回到桂山林场成为护林员,接过父辈护林的“接力棒”,继续传承老一辈的林业精神,扎根林区,守护这片绿色林海。
“平常一天至少巡逻2次,从10月开始进入森林特别防护期,就会增加巡逻的次数和频率。”陈伟负责巡逻3000多亩的林地,每次他都骑着摩托车,带着播放森林防火须知的喇叭,开始巡逻。到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的地方,他会拿着长柄镰刀,徒步前行,每次巡山都要一个多小时。
国庆中秋假期,前往桂山林场徒步、骑行的游客显著增多,这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防范森林火灾发生,陈伟将每日巡山次数增加到三至四次,并向游客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防火知识,再三叮嘱游客在林场内不准抽烟、烧烤等,以确保林区安全。这片他守护了39年的绿水青山,在节日的喧嚣中,因他的默默坚守而分外安宁。
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是陈伟的重要职责。一次巡山中,陈伟遇到一个手持丝网、神色慌张的可疑人员。凭借多年工作经验,陈伟瞬间警觉起来。就在该男子刚架好网、准备用录音诱捕鸟类时,陈伟立即上前严厉制止。对方做贼心虚,当场承认了其违法行为。陈伟没收了他的工具,及时消除了一起生态安全隐患,保护了山林生态安全。
初心不改
林海变迁见证者
晨曦微露,清脆的鸟鸣“唤醒”了桂山林场的连绵林海。“现在的桂山林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和以前完全不同了。”陈伟感慨道。
以前,这里由于林木采伐,造成山坡裸露。“那时候山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陈伟回忆道。随着林业政策的改变,植树造林成为林场的主要工作。每年3月,陈伟都会扛上树苗,握紧铁锹,将一株株树苗栽进土壤,细心呵护幼苗茁壮成长。年复一年,曾经的荒坡披上了绿装,幼树已亭亭如盖,林海重新连绵,林场面貌焕然一新。
科技的应用,让陈伟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穿行在桂山林场的蜿蜒小路上,陈伟手持巡护机,轻点屏幕打开“粤林监测”App,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林工作。他一边仔细查看树木长势,一边排查林地安全隐患。“巡护机会自动记录巡林轨迹和里程,还可以拍照上传在巡护中发现的乱砍滥伐、违规野外用火等行为,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陈伟表示,以前上山巡林总要带着纸笔记录,现在一部巡护机就能搞定,巡山工作方便多了。
以山为家,与林为伴,陈伟用脚步丈量青山,默默守护着林区的安全与宁静。经年累月的管护,让桂山林场愈发茂密,树木日渐粗壮,而陈伟的巡林步伐也愈发坚定从容。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