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埔前镇高围村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
党建红 产业旺 人才兴

■源城区埔前镇高围村打造了接地气、有人情味的“议事点”,推动形成“有事坐在树下说、有理摆在桌面讲”的村民议事习惯。通讯员 古思华 摄
■本报记者 朱惠思 通讯员 古思华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源城区埔前镇高围村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乡村治理、产业兴旺、人才培育三大核心领域,探索走出一条以古树生态为基、特色产业为擎、人才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绘就了一幅“党建红辉映古树绿、产业旺催开致富花、人才兴引领文明风”的新画卷。
党建红辉映古树绿
书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树下议事”在高围村长新小组古树公园举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等围绕“埔前镇高围村长新小组道路拓宽工程”项目实施细节,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出谋划策。
这是高围村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缩影。该村以古树保护利用为切入点,以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发力点,不断拓宽“家门口”治理新路径。
高围村活化利用古树资源,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建设古树保护设施、科普宣教设施、补充绿化种植等,将村民昔日纳凉地升级建造为古树公园。依托古树公园,打造了接地气、有人情味的“议事点”,推动形成“有事坐在树下说、有理摆在桌面讲”的村民议事习惯,为高效解决群众诉求提供平台。
同时,高围村以古树公园为载体,扮靓美丽庭院,结合央企助力建设项目提升庭院风貌,创建“美丽庭院”110户。党员干部带头,发动企业、乡亲等社会力量参与绿美建设,结合清淤等活动,累计种植苗木超过1万棵,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产业旺催开致富花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高围村与河源市耕耘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五指毛桃基地,深入挖掘五指毛桃的药用与食用价值,构建以五指毛桃为主导的产业项目,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5万元,直接带动就业270人。
“目前,公司的五指毛桃种植规模达1600亩,在其示范带动下,埔前镇赤岭村周边农户也积极参与,成片种植五指毛桃约1800亩。我们还提供种苗,并给予全程技术指导。”河源市耕耘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伟辉说。
结合“万绿蔬香·新质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高围村建设了五指毛桃基地及生产线配套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地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五指毛桃鸡生产车间和五指毛桃菇大棚。项目完工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五指毛桃全产业链条,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人才兴引领文明风
奏响和美乡村幸福曲
2022年,长期在外经商的严观生响应“乡亲回归、共建家乡”的号召,返乡创业。凭借埔陂路毗邻村口的区位优势,他改造自家废弃养猪场,打造了“耕读小院”农家乐,不仅盘活了闲置地,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还激发了其他乡亲返乡热情。
高围村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结合“雁归源”专项行动,对种植养殖能手、乡村巧匠等“土专家”“田秀才”进行登记造册、动态管理,鼓励乡亲带知识、资金、技术回乡创业,目前已累计储备雁归人才23名。
高围村还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育,结合“粤菜师傅”工程等,累计培养本地厨师130名。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