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辖区稳压器 居民贴心人

源城区东埔街道五心调解室巧用“五心”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

2025-09-09 10:11:26 来源:河源日报

■五心调解室首席调解员江东演调解矛盾纠纷本报记者 殷鑫 摄

■本报记者 朱惠思 李建华

■通讯员 李欣 曾文静

“大家不要急,先坐下来喝杯茶,我们一定协助你们解决好问题,请大家放心。”近日,源城区东埔街道五心调解室接到一起因总承包拖欠工资引发的百人讨薪事件,首席调解员江东演以多年累积的调解经验,捕捉矛盾的关键点,运用一杯热茶、几句暖心话和“五心”工作法(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公心)迅速缓和局面,让一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五心调解室于2019年由源城区司法局、东埔街道、东埔派出所联合成立的东埔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升级而成。该调解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以独具特色的“五心”工作法为“金字招牌”,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力量和引领社会多元力量,全力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新格局。

“一站式”调解矛盾纠纷

五心调解室是我市首个由人民调解员进驻派出所,以“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双结合的调解室。其构建了与公检法、律师等人员协同作战的“智囊团”,由江东演任首席调解员,专职驻点处理涉及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损害赔偿等纠纷,化解信访案件、诉前调解案件等工作,以“一站式”调解矛盾纠纷,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调解服务。自成立以来,五心调解室共处理矛盾纠纷6180宗,成功化解人民矛盾纠纷3962宗、治安调解1917宗。其中,去年处理矛盾纠纷436宗、成功化解人民矛盾纠纷193宗、治安调解221宗,成为辖区和谐稳定的“稳压器”,获全省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荣誉。

源城公安分局东埔派出所指导员徐舜锷表示:“五心调解室在派出所发挥着‘矛盾过滤器’的效能,通过高效化解纠纷,既减少了警务资源的无效投入,也有效降低了因纠纷未解决引发的社会风险。”

调解一案 普法一片

“我们是调解中的公道人,秉持一碗水端平的原则,围绕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公心,将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工作深度结合,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根基。”江东演说。

五心调解室采用“五心”工作法与“调解+普法”模式,将法律咨询和普法贯穿调解全过程,通过以案释法,帮助当事人理解法律条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并提升法律意识,达到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效果。此外,该调解室结合“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首席调解员深入基层的优势,依托网格员常态化普法宣传活动,延伸“网格化”服务,构建严密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升级,为基层和谐稳定筑牢坚实防线。

织密化解矛盾“防御网”

去年6月,在东埔街道居住的土家族外来务工人员张雨(化名)下班后因病猝死,家属与企业因赔偿无法达成一致,引发激烈冲突。五心调解室接到案件后,组织专业团队给出调解方案,但家属以赔偿不合理为由拒绝调解。为打破僵局,江东演协调家属所在地的驻村书记到现场进行协助调解,历经4天的多方联动,最终让剑拔弩张的双方达成一致,成功化解了一起跨省、跨民族的纠纷。

在基层矛盾纠纷日益复杂、调解专业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壮大调解力量,今年3月,五心调解室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政府统筹协调与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激活“银发力量”,组建了一支包含退休政法工作者、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元力量的社会志愿调解团队,不仅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还充分发挥退休人员的社会价值,形成“社区治理+老有所为”的双赢局面,进一步织密化解矛盾纠纷“防御网”。

    上一篇:三大公益项目邀市民献爱心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