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
志愿服务为青少年撑起“安全伞”
■本报记者 周慧荷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切实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和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和组织急救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为青少年撑起“安全伞”。
志愿队伍巡查劝导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请勿在危险水域游泳!家长请看好孩子,注意安全!”每天下午,在市区新丰江大坝、凉帽山等水域,都能看到身穿统一服装的防溺水劝导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6月,“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河源市2025年暑期防溺水安全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市文广旅体局、市关工委、市游泳协会等同步成立防溺水劝导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由约70名志愿者组成,包括专业救生员、游泳爱好者及熟悉水性的志愿者,经过系统培训后,重点对市区新丰江大坝两侧、凉帽山等7个重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在7月至8月重点防护期,志愿者每日下午4时至6时进行巡逻,及时劝阻危险涉水行为,并在防控点开展现场安全教育和宣传,同时深入校园普及防溺水知识,构建“巡查+劝导+宣传”的全方位防护体系。
志愿宣讲进社区
筑牢思想防线
“看到有人溺水时,你会怎么做?”在东源县仙塘镇崇文社区的活动现场,志愿者正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传授防溺水知识。
在东源县,正能量志愿者服务队、旭日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走进社区和乡村,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剖析真实案例、互动问答等方式,向青少年讲解溺水的危害、如何预防溺水及溺水后的自救与救援方法。
连平县图书馆开展“夏季防溺水·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培训,专业游泳教练吴海峰通过生动讲解和视频演示,引导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四不要”原则,并提醒小读者在没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施救,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志愿培训进校园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遇到溺水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再使用救生器材施救。”在市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队员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学习急救技能。
近日,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志愿者联合市关工委、市游泳协会等走进源城区康宁路小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高新区实验学校等地,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演练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防溺水及急救知识。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演示了救生设备使用方法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学生积极参与实操,现场气氛热烈。
在河源中学,河源蓝天救援队开展防溺水与急救技能专题培训,全校200余名师生及安保人员学习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救援队员借助人体模型细致讲解操作要领,并指导师生实操练习,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