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支高校突击队扎根源城
校地协同绘就“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广东理工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队员正对着镜头介绍当地特产。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苏勇军 张平 冯晓铭 实习生 谢褀
连日来,源城区的乡村田野间、社区街巷里,处处可见青年大学生忙碌的身影 ——75 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正扎根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这是团源城区委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部署,创新推行“镇街出题、高校揭榜、长期结对”模式结出的硕果。
13日,在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的直播间,广东理工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对着镜头介绍当地特产泥鳅干。“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村里纯天然晾晒的泥鳅干,肉质紧实,用来煲汤炒菜都特别香,点击下方小黄车就能带回家。”主播小李面带微笑,手持泥鳅干向镜头展示,专业的讲解让直播间热度持续攀升,在线人数一度突破200人。
该突击队队员谢同学一边紧盯后台数据,一边快速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现在下单量上来了,赶紧再核对一下库存,还要提醒客服做好售后工作。”她介绍,该突击队有电商专业的同学,有些有直播带货经验,大家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前一周就开始调研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除了泥鳅干,还梳理出其他农产品的卖点,精心设计了直播脚本。“开播3天,助农效果不错,接下来还打算拓展直播场次,把更多农产品推广出去。”谢同学笑着说。
14日上午,走进埔前镇陂角村妇女儿童之家,一阵稚嫩的欢笑声从窗内传出。活动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义教课正在进行:30余名村里的孩子围坐在长桌旁,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涂涂画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队员许同学正站在画板前,用彩色粉笔演示如何画出陂角村的美景。
许同学说:“第一次来陂角村就被这里的风光打动了,青瓦白墙的民居建在稻田边,特别美。但走访时发现,村里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很少接触系统的美术教育。”为此,她和队友们设计了“发现家乡之美”系列课程,引导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身边的美好。
除了美术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还在妇女儿童之家开设了“课后辅导站”。队员们分成3个小组,分别为低年级学生辅导作业、给高年级学生讲解数学难题,还开设了英语趣味对话课。
连日来,在源城区各个文旅景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拍摄文旅宣传片。从现代农业园到红色教育基地,队员们用专业的镜头语言,将源城区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团源城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75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自23所高校,将围绕绿美生态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为期半年的服务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