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事局:让河源水域更美丽更安全
近年来,河源海事局通过“四位一体”体系(投入+机制+监管+科技),与地方政府协同实施水源保护计划,连续多年实现船舶污染零事故,为“政治水”安全提供海事支撑。今年5月,该局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突出党建示范引领
河源海事局突出党建示范引领,深入实施“三学一讲”理论武装工程,创新党建“五联工作法”,构筑起文明创建的“思想内核”。党建创新案例入选省、市创新大赛决赛和全市模范机关暨“四强”党支部建设先进典型案例成果展,涌现出直属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十大最美河湖卫士等一批先进典型。同时,河源海事局打造“明纪堂”“道德讲堂”“青年讲堂”三堂教育,提炼河源海事“绿源”文化品牌,设计“绿小桃”IP形象,传播海事强音。
2022年5月,我市持续出现大暴雨,全域受灾,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开闸泄洪,东江干流及支流普遍超警戒水位,防洪防汛压力大。河源海事局工作人员、河源市“湖小青”志愿服务队队长徐水林闻“汛”而动,冲锋在前,采取“拉网式”排查方式,对东江干流所有船舶进行“一对一”点名,厘清底数,排查隐患。在现场巡航检查期间,徐水林与同事们发现一艘300多吨船舶因缆绳断裂在河道中间漂流,且伴有严重侧翻倾向。徐水林冒着大雨,毅然带队乘坐海巡艇向事故船舶缓慢行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应急处置,最终将事故船舶锚泊,成功化解危机,保障了汛期水上交通安全。
突出管理服务创新
近日,东源海事处值班员陈欢欢揉着眼睛核对夜班记录:“昨夜监控发现1起桨板运动爱好者私自进入万绿湖水域,已劝离。”她转向接班同事:“今天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重点关注有无野泳现象。”
河源海事局聚焦政务服务,推行“一网通办”,深化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减少企业办事环节,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持续推进文明示范窗口创建。积极发挥海事专业优势,服务保障梅龙高铁顺利通车,推动万绿湖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万绿湖建设全省首个防溺水(水上安全)智慧监控预警系统,大力弘扬“敬业、工匠、团队”精神,多个工作创新案例荣获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河源海事局今年推出的“马上办好”服务受船员欢迎。“马上办好”是指海事执法人员作出受理决定时起,直至事项办理完成止,实现办理环节即时办结的便民服务举措。近期,河源海事局政务中心成功为两名船员当场办结服务簿换发业务,免去了法定5个工作日的等待时间,解决了群众办事“来回跑”的问题。
突出行业文明建设
“一直以来,河源海事局都开展女性船员专项安全演练,提升我们的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女船员李燕君表示。
据悉,河源海事局联合团市委成立华南地区首个内河封闭水域巡湖护湖志愿者服务队——“湖小青”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巡湖净湖”行动和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积极参与交通文明劝导、爱国卫生运动、环境保护、生命救助、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助力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涌现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河源市最美志愿者、河源市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
由河源海事局设置的河源万绿湖“幸福船员小屋”于2023年1月正式运作,为船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宣传教育的阵地、加油充电的驿站、舒缓压力的场所,通过不定期推介法律法规知识,为船员提供便利。今年6月25日,“河源船员权益保障中心”在万绿湖正式揭牌。船员权益保障中心依托“幸福船员小屋”、东源县法院万绿湖巡回法庭调解室和“绿湖枫桥”矛盾调处中心,对船员权益保障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多部门协同开展咨询服务、权益维护、培训教育、心理疏导、信息交流等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全方位构建多元化船员权益保障机制。
■本报记者 雷宇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