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立足民生、勇于改革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叶春雨
2024年以来,和平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立足民生、勇于改革,扎实有效开展卫生健康各项工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医共体建设,激活创新发展新活力。结合“万名医师下乡”工程,先后选派三批优秀医务骨干38人到基层分院挂职副院长,进行驻点精准帮扶,通过“传帮带”持续提升分院服务能力。2024年县域内医疗机构实行了33项检查检验项目结果互认,要求同类检查项目不得重复检查,出具互认报告单256944份。2024年医共体总医院选定县域内较多发的四种癌症(肝癌、胃癌、肺癌、鼻咽癌)作为早癌筛查病种,已完成手机调查问卷39020人次、完成医学检查10504次。2024年《多措并举、因院施策开展个性化帮扶工作》案例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医共体建设优秀案例。
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激发基层服务新动能。和平县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工作,扩充专家库人才,优化乡镇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底,向基层分院下沉专家118名,专家下乡达10021人次,临床带教及查房3160次,组织基层分院人员进修学习171人次。目前,4所乡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8所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东水镇卫生院、上陵镇卫生院、阳明镇卫生院、彭寨中心卫生院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
落实镇村一体化管理,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持续开展县域巡回医疗服务,对于无村医的空白村卫生站,继续由辖区内卫生院选派合格的医务人员提供巡诊服务。持续建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和平县胸痛中心共接诊胸痛患者7000余人次,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0余人次,转诊人次明显减少,救治效率大幅提升,住院天数和费用明显下降。同时,全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上陵镇卫生院中医特色专科、下车中心卫生院五官科特色专科均投入使用。
“组团式”帮扶添动能,基层百姓有“医”靠。深圳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分别与和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建立“组团式帮扶关系”,通过传帮带、师徒结对带教、输送进修培训等方式,从门诊坐诊、病房诊治、危重症救治、手术操作、课题研究、教学查房、多学科诊疗(MDT)、临床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帮扶活动。依托“组团式”帮扶,和平县以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据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帮扶团队下派7批共113名医学博士、硕士等专业医疗人才到和平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完成专科门诊超过5000人次、住院诊疗及会诊超过2000人次、门诊诊疗操作逾800例,妇产科、骨科三四级手术逾400例。帮助和平县人民医院新增开设了脊柱外科、肿瘤专科、高危妊娠专科等20个专科专家门诊;指导开展适宜诊疗技术81项,包括显微镜颈椎手术、脊柱侧弯畸形矫正、超声胎儿畸形筛查等。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下派5批共25名医学博士、硕士等业务骨干到和平县中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其中,开展学术讲座80余次、教学查房560次、门诊接诊6735人次、义诊60余场、疑难病例讨论120余例。在该医院的帮扶下,和平县中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1项、新诊疗技术11项,新开设门诊12个,县中医院胸痛中心通过省级认证,治未病科被评为省中医特色专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