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热议民生保障

办好民生实事 兜牢民生底线

2025-01-24 11:07:10 来源:河源日报

41815028b8b8f0b0081e2c134fd745ca_hyrbs0124004_001_01_s.jpg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专家团队到东源开展义诊活动

3b6d651104990c2640cc238b74850f83_hyrbs0124004_001_02_s.jpg

■市第三小学学生学习小学生素质教育守则

6fa6874da75b5402145a70cbbcade622_hyrbs0124004_001_03_s.jpg

■东源举行“省级专家下基层 县乡接力送温暖”义诊活动。

ac32f519d2b1e4b9e1bd76c87bdb3afb_hyrbs0124004_001_04_s.jpg

■龙连高速连平东服务区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咨询服务

核心

提示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面对面”机制,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围绕教育、医疗、志愿服务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社会事业建言献策,进一步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做实做深医疗服务

筑牢居民健康防线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今年的市两会会场,“健康河源”成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

市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河源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何金建议,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与省内外高等医疗院校合作,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为乡村输送更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疗人才到乡村工作;鼓励在职乡村医生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和职称水平;改善乡村医生队伍结构,加大对年轻乡村医生的招聘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建立乡村医生轮岗交流制度,促进不同地区乡村医生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市人大代表、河源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谢军谊建议,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和技术支持,激发眼科特色专科的创新活力,形成品牌效应。要加强全生命周期重点眼病的防治工作,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到中老年眼病筛查与治疗,构建完善的眼健康服务体系,确保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眼健康服务。同时,还要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的高质量供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眼健康知识,提高民众的爱眼护眼意识,营造全民关注眼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织密心理健康安全网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关注未成年人的“小情绪”,让“花朵”向阳而生,是每个家庭和学校的心声,也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为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河源实际情况建言献策。

“希望能尽快建设一个独立、静谧、温馨且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提供全面、专业、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市政协委员、河源市深河中学副校长刘芳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亟待各方携手合作,整合教育、医疗、家庭等资源,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的心灵成长。

刘芳建议,要重视人才引进,高标准选拔优秀心理学人才,或与心理学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合作,赋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各相关单位要实现有机联动,确保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专业、有效的帮助;要借助媒体力量,广泛宣传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科学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营造全社会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舆论氛围。

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河源市人民医院)院长何鹏程建议,学校在抓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防治。此外,家庭的氛围、家长的言传身教都对孩子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希望进一步利用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赋能百姓幸福生活

志愿服务,解决了不少实际民生问题,为增进民生福祉发挥着积极作用。就如何高质量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市人大代表、和平县阳光公益服务中心服务部部长詹舒宇建议,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为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和便利服务。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志愿服务奖励机制、提供意外保险和补助资金等方式,激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此外,还需要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和指导,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做志愿服务时,要耐心倾听孩子们及其监护人的心声与需求。”市政协委员、源城区总商会副会长肖青华表示,将推动我市有关部门加快建设更全面、细致的关爱体系,为困境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市人大代表、广东言简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苗苗认为,建立我市中小学义工服务体系意义重大,应当成立市级管理机构,为中小学义工服务提供指导和支持。各校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组织学生报名、培训、活动安排、记录考核等。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义工服务项目库,完善学生参与义工服务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义工学生”“义工服务先进集体”等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激发学生参与义工服务的积极性。

■组稿:本报记者 林梓楷 邹茹玉 苏勇军 曾競 张平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杨坚 欧阳柳 邓宇权 ■统筹:林梓楷

    上一篇:强化生态赋能 擦亮绿美底色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