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青年谢辉铉载誉而归,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中的金牌”
兴趣点燃梦想 技能成就冠军

■本报记者 陈星 刘永菲
10月3日,谢辉铉回乡探亲。初见谢辉铉,他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沉稳内敛、文质彬彬。每每谈起工业4.0项目时,他侃侃而谈,眼中不禁流露出自信的光芒,依稀让人看到他在世界赛场上的意气风发。
2003年出生在连平县上坪镇的谢辉铉,与队友卢俊威在前不久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经过4天赛程的激烈比拼,夺得工业4.0项目金牌,并一举拿下全场唯一的“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的首个工业4.0项目冠军,也是我国选手第二次夺得“阿尔伯特·维达大奖”。
“冠军中的冠军”
2021年,谢辉铉与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卢俊威组成了工业4.0项目团队,开始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在长达3年的备赛时光中,谢辉铉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项目研究上。从校内选拔赛到市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全国选拔赛……经历数不清的坎坷与挫折,谢辉铉与卢俊威并肩作战,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代表国家出战工业4.0项目的资格。
作为双人赛项之一的工业4.0项目,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至关重要。谢辉铉与卢俊威在集训基地形影不离,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项目研究上。起初还会争论不断的两人,磨合期过后越来越有默契。“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两个人会更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多去沟通,互相配合。”谢辉铉说。在比赛期间,主办方为每一名参赛选手准备了单独的房间,但是谢辉铉选择与队友住在一起,方便随时沟通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比赛做好准备。
在闭幕式上,谢辉铉与卢俊威获得了工业4.0项目冠军和“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两座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以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名字命名,用于奖励每届大赛全部项目最高分的选手,是世界技能大赛最高级别奖项。“当得知自己获得这一奖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比较诧异、意外,而当身披国旗站到领奖台上时,心里非常的激动。”谢辉铉说。
如今,载誉而归的谢辉铉已经从选手切换回教师身份,正努力为工业4.0项目培养更多后备人才。对于这一身份的转变,他充满了期待也面临着挑战。“虽然之前也有教师身份,但更多还是专注于训练备赛。”谢辉铉表示,此次比赛结束后,他带回了不少比赛的相关资料,积累了比赛经验。接下来,将回归老师的身份,将他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为下一届比赛做好准备。
以兴趣成就自我
比赛结束后,趁着国庆假期,谢辉铉回到连平县上坪镇,受到了家人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知道他获得冠军时,我为他感到骄傲,第一时间在家庭群里分享了这份喜悦,希望他以后能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父亲谢明宏说。
“初中时就对电脑很感兴趣,也想学一技之长,所以就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把自己的兴趣转变为工作,让学习变得主动起来。”初中毕业后,谢辉铉决定将兴趣转化为特长,选择了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
正是因为这份兴趣,谢辉铉入学后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中。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谢辉铉逐渐在学校崭露头角,被专业老师推荐至校队参与集训,开始了更加系统、专业的训练,斩获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金牌、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银牌,并成功入选国家级集训队,最终登顶“世界技能的巅峰”。
回归故里,谢辉铉与乡亲们亲切交流,分享日常训练的生活和参加比赛的经历。他表示,将继续努力训练,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