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直击
源城大区赛总决赛开打
东埔街道队与埔前镇队率先挺进半决赛
■“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源城大区赛总决赛比赛精彩瞬间。
注:赛事安排如有变动,请以实际通知为准。
■制表:吴丹
9月23日至24日,“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源城大区赛总决赛,在源城区文体中心篮球场火热开赛。两天内共进行了6场精彩对决,其中包括新江街道队对东埔街道队、埔前镇队对高埔岗街道队、源南镇队对源西街道队等比赛。球员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东埔街道队与埔前镇队率先挺进半决赛。接下来,埔前镇队将与新江街道队、上城街道队和源南镇队竞争剩余的两个半决赛席位,以争夺代表源城区参加市级总决赛的机会。
赛事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场助威。篮球迷刘先生全程观看了所有比赛,他表示:“球员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充满激情与专业,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的篮球技巧,更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源城大区赛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总决赛不仅是河美联赛的重要一环,也是一次展示源城独特魅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机。通过融合本地特色与优势资源,助力提升源城区文化旅游和工业等方面的影响力,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记者观察:
源城“体育+”赋能乡村振兴
在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源城大区赛期间,源城区将农特产品“端”出来,把特色产业、文化旅游资源“亮”出来,以赛促销带旺夜市经济、带燃村集体经济,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产业发展优势,展现各个镇街美丽风貌,不仅丰富了辖区村民群众的文体生活,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还让市民游客见识到了源城区众多各具特色的“土特产”“名小吃”,有力推动了源城区乡村夜间经济蓬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体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篮球赛总决赛的奖品极具地方特色,包括穗香丝苗米、古法盐焗鸡、五指毛桃香鸡、五指毛桃腊味等当地农特产品,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这些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打造具有源城区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文旅品牌。
源城区将继续举办更多富有创新性和创意性的文体活动,持续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化乡村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体育文化更加紧密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激活经济活力,实现“村赛事”带动“村经济”的目标。
赛特色
连平举行首届陂头米粉节
借助赛事流量让美食出圈
庆丰收、看球赛、赏美景、尝美食……连日来,“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连平大区赛陂头分赛区比赛在陂头镇举行,精彩的体育赛事与当地特色的美食相结合,让这场赛事多了一层独特的乡味。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连平县抢抓赛事流量,在篮球赛事举办期间举行“金秋庆丰收·奋进百千万”连平县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组织全县13个镇优质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展,全方位展现丰收美好景象。同时,连平以“丰收节”为契机,邀请各商会、企业、乡贤和帮扶单位,现场与6家强村公司结对共建并签订消费帮扶协议,为连平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气氛,在“陂头米粉品尝区”、农特产品展销区,连平忠信花生、龟苓膏、青梅汁、高山茶油等来自全县13个镇的各类农特产品有序陈列,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品尝和购买,近距离感受连平农业发展成果和特色产品的独特魅力。其中,陂头米粉品尝区格外热闹,“锅气”十足的炒米粉吸引了不少群众、游客前来品尝。“吃到了刚刚出锅的炒米粉,它的口感爽滑有弹性,很好吃。”“陂头米粉是连平人宵夜必点的一道美食,推荐大家品尝。”现场品尝炒米粉后,不少群众赞叹不已。
据了解,连平陂头米粉是连平特色品牌产品,主要产于陂头镇夏田村,采用当地精选优质大米,口感柔软细腻,滑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陂头米粉制作技艺于2015年3月被列入第五批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传承连平陂头米粉的非遗文化与精湛制作技艺,发掘和培养更多陂头米粉制作技能人才,激发米粉烹饪创新,营造浓厚的饮食文化氛围。篮球赛期间,还举办首届陂头米粉烹饪大赛,共评选出“金牌炒粉王”荣誉称号10名,“创新米粉王”荣誉称号3名,并于“金秋庆丰收·奋进百千万”连平县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借助赛事的流量效应,全方位宣传特色农产品,助力美食出圈出彩。”陂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赛事的流量效应,全方位宣传特色产业,促进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赛百千万
东源船塘老围村
“鱼菜共生”模式让田地“生金”
近日,“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东源大区赛船塘分赛区开打。作为赛事举办地,船塘镇以篮球文化凝聚新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
船塘镇老围村是“革命老区村”,近年来以打造“绿美乡村·红色老围”为目标,吸引企业落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与村民收入“双增收”,2023年成功入选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去年初,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老围村有机蔬菜基地面积扩大至1053亩,如今不仅种植蔬菜,还种上了水稻,增加多元化产品供给,增强竞争力。“我们现在基地种叶菜时间长了,地下虫也比较多,所以现在就轮作。今年就种水稻1000亩左右,7月25日已收割。”该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欧常彬说。
老围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并不止步于此,工业化养殖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44个水循环养殖鱼池已经竣工。作为东源全域鱼塘高质量发展项目的试点,老围村的种苗繁育基地正式启动,开发罗氏沼虾、河豚鱼、笋壳鱼、桂花鱼等九大名、特、优、贵品种,为东源县和全国供应优良水产亲本和优质种苗。“8月正式投苗,届时水产养殖项目就正式在我们老围村落地了,每一年会给老围村带来不低于24万元的收入。通过这3年的帮扶,老围村也确定了‘鱼菜共生’的模式。”东源县船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老围村第一书记欧科颖说。
接下来,老围村还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化改造,建设更多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等现代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积极打造农旅融合富美乡村。
■本版统筹:曾競
■文/图:河源市主流媒体产业联盟记者 刘泽广 曾競 刘永菲
苏勇军 刘奇峰 冯晓铭 李何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