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登云镇推进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
按下乡村“美颜键” 注入振兴新活力
■正在修缮中的叶卓故居,计划于7月1日对外开放。
■文:本报记者 王亚娇 李雪男 通讯员 彭文蝶
■图:本报记者 邓宇权
在龙川县登云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翠绿色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涟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卓故居有条不紊地布展中,见证历史的古驿道更显宁静与祥和……
登云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以文化为灵魂、山水环境为依托,串联起天云村、东山村、新街村、双桥村和高南村5个村,镇域内有叶卓故居、韩公祠、古驿道、玳瑁山等文化古迹和自然风光。近年来,在深圳市驻龙川县登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帮扶下,登云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龙川县登云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让乡村实现“美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用好红色资源
让历史“活”起来
叶卓是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人,龙川县早期的中共党员、党组织和革命重要领导人,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和苏区的主要创建人。
“叶卓故居是示范带内规划的核心区域,工作队通过实施一些项目,实现了‘两畅通’、完善了一平台。”工作队队长李建说,工作队争取到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完善叶卓故居周边的基础设施等,盘活叶卓故居这一红色景点,进而对整个示范带建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走进叶卓故居施工区域,已拓宽的村道可供大巴通行,旁边还有两排新建好的停车位。
据了解,此项目分叶卓故居周边基础设施提升和红色主题教育公园两部分进行建设和修缮。其中,红色主题教育公园投入资金6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叶卓故居旁的一口水塘进行修缮,对通往叶卓故居的泥泞地面进行铺装,完善公园内古榕树的保护设施和相应纪念设施等,方便前来研学人员赓续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周边基础设施提升投入资金14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故居前的河道进行整治,对通往故居的路面进行修复和拓宽,以及建设可供汽车和大巴停放的停车场。
“原来这里汽车无法通过,现在周边的环境变化很大。”东山村党总支部书记叶培振说,叶卓故居目前正在进行消防安全工程建设,计划7月1日对外开放。
激发乡村活力
示范带“串珠成链”
玳瑁山下,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整齐地布满田间,长势喜人。
“航天丝苗米种植基地是由帮扶单位协调多个单位合作投资打造的,不仅推动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还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工作队队员蓝东鹏说,帮扶单位计划结合航天丝苗米种植基地,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联合打造田园综合体。
登云镇毗邻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人口相对集中,且距离长深高速出口很近,交通便利,潜在游客较多,加之红色资源禀赋良好,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激发乡村活力,擦亮示范带内一颗颗“明珠”,并进一步“串珠成链”,让示范带成为环绕登云的“福”带。在高南村,工作队协助镇村向乡贤等争取帮扶资金128万元,建设改造了高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双桥村革命烈士纪念碑附属广场,进一步提升了镇村服务群众能力。
李建表示,登云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通过开发和建设相关的历史人文和服务配套设施,有效整合东山村叶卓故居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水平,培植乡村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