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文化大咖云集槎城 共话客家文化传承

2024-05-31 09:50:5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陈星 梁驱远 邓宇权 昨日,河源市2024年槎江书院大讲堂暨客家文化传承发展深调研系列活动举行,来自省、市的文化大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客家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如何创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方法、如何以槎江书院为阵地促进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保护传承客家文化一定要有文化自信。”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元林表示,传承客家文化就要深度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利用历史文献、非遗等把客家文化的特色提炼出来。同时,要引导更多民众参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培养更多的本土客家文化志愿者,利用科技手段,例如AI合成、动画等形式来宣传推广客家文化,共同打造客家文化高地。

“讲到客家文化的传承,我觉得一定要争取赢得年轻人的支持。要将客家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就要借助互联网平台,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只有年轻人喜爱客家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希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大兴在游览槎江书院后建议,可将图书馆的藏书、展品及文化交流活动等现代功能融入书院中去,把槎江书院打造成新的文化传承平台。

“从微观层面来讲,客家文化的传承主要从文学典籍、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展开。”如何从这三方面的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自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家文化学院院长、河源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方表示,要深度挖掘和整理客家文化历史典籍,提升河源在客家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河源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要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将其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讲到河源的特色文化,客家方言文化是绕不开的,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方言语调和方言的口传文化,比如说客家山歌、村规民约、东江水库歌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源点负责人刘立恒表示,客家方言文化具有丰富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情感价值,如果将这些价值进行资源的转化、开发和应用,把它变成一种方言文化的作品或产品,可以让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跟方言文化进行密切接触,从内心去认同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上一篇:传承岭南文脉 弘扬客家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