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礼士镇梅坝村“一会一约”推进移风易俗
“理”出勤俭节约 “约”出乡风文明
■和平县礼士镇梅坝村村民学习村规民约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现在临近春节了,村里的外出人员也逐渐回来了,咱们要遵守约定及红白理事会制度,让节俭文明成为日常行为习惯……”近日,在和平县礼士镇梅坝村举行的2024年第一季度红白理事会会议上,党员、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该村的红白理事会会长赵国强劝导大家在春节期间,不要有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等歪风陋习。
近年来,梅坝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办法、新路径,坚持以“红白理事会”与“村规民约”相结合,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让乡风文明融入村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村民一言一行,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不攀比减轻负担
临近春节,外出人员逐渐回流,乡村红白喜事、乔迁、生日宴等人情筵席开启“过年接客”模式。为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梅坝村2024年第一季度红白理事会会议现场,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针对在过年期间如何有效遏制宴请之风比阔气、切实减轻人情负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后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补充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的规章制度,并现场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
赵国强介绍,梅坝村原来有一些陈规陋俗,部分村民为了让邻居们高看一眼,大操大办宴席,甚至不惜举债撑“场面”,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每逢春节,家家燃放鞭炮形成攀比风气,谁家放得久、炮仗更响,谁就更有面子。为了扭转村民旧观念,遏制不良风气,梅坝村于2022年8月成立红白理事会。
“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制度非常好,大家不再攀比了,经济负担轻了、面子也有了。”梅坝村村民代表谢伟新说。
如今,梅坝村村民逐渐养成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不铺张风清气正
“提倡厚养薄葬、红白事简办,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会议结束后,梅坝村党支部书记谢旭林和村民齐声朗读村规民约。近年来,该村坚持以“红白理事会”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
“这几年,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乱扔垃圾的人少了,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现象没有了,村民的文明意识提升了,这‘大变化’背后的法宝之一就是村规民约。”谢旭林说。
据介绍,梅坝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勤劳致富为目标,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制定村规民约,同时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不文明行为和陈规陋习进行说服教育与日常监督,每逢清明节、春节等节日,通过每季度举行红白理事会会议及电子屏、横幅、微信推送等形式倡导移风易俗,增强村规民约的引导和约束效力。
“执行村规民约以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环境好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也明显减少了,村民之间互相帮助、文明向上的氛围浓了”。村民谢日晴说。
下一步,梅坝村将继续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做示范,教育引导亲戚和身边人员落实村规民约,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让文明之风吹进每家每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