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代表团积极建言献策
提交建议17件均被采纳
○本报广州电 特派记者 方新苗 昨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参会期间,河源代表团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聚焦全省发展大局、立足河源工作实际,围绕“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主题提交了17件高质量建议,充分展示了河源代表团的良好形象和履职风采。
大会期间,河源代表团的全体代表和列席人员严格遵守会风会纪的各项规定,认真审议各项报告,积极向大会提出意见建议,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展现了河源代表团代表强烈的责任感和较高的议政水平。据统计,河源代表团代表共向大会提交建议17件,代表建议内容广泛、质量较高,所提建议均被采纳,其中财经类7件、城建环资类2件、教科文卫类3件、农业农村类3件、社会建设类2件。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市多位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大会期间,我市省人大代表围绕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工作,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关于支持河源建设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园,推动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实施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地区农科生政策,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完善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县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制度的建议》等,为河源等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呐喊发声,取得良好效果。
完善的交通设施是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快车道”,也是河源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我市省人大代表非常关注交通项目建设,提出了《关于加大河源紫金至江东新区高速公路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将连(平)平(远)武(平)高速公路河源连平至梅州兴宁段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动东江河源独石大桥至东莞石龙铁路桥航道段扩能升级工程建设的建议》等,希望省一级更加关注河源发展,加大对河源等后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推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绿美生态建设、养老医疗等热点话题也受到代表们广泛关注。我市省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补偿力度的建议》《关于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建议》《关于对我省野生稻原生境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建议》等来自护林、造林一线;《关于加强儿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支持力度的建议》等,都是“接地气”的好建议,真实反映了基层实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