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连平县内莞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勠力同心促振兴 乡村蝶变展新颜
■工作队队员进村了解脐橙采摘、打包、装箱、销售情况。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走进连平县内莞镇莞中村大席河滨水公园,堤岸干净整洁,水面波光粼粼,两岸古树枝繁叶茂,迎风摇曳,岸上村民游人闲庭信步,旖旎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现已成为连平县城的“后花园”,居民旅客散步休闲的“网红打卡地”。大席河的“蝶变”也得益于驻内莞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用一次次实际行动,履职尽责服务镇村,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该工作队由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3家单位派驻人员组成。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围绕内莞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立足本职,协调资源力量,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各项工作,助力内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美乡村。
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撂荒耕地恢复耕种、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乡村教育设施修缮、村容村貌越发干净美丽……两年多以来,内莞镇群众深刻感受到了变化。
“这是内莞大席河滨水公园,刚竣工不久,河岸两侧建设了生态护坡,人行步道和绿化带,美化了河道周边景观,更好地便于群众休闲娱乐,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内莞镇景观风貌。”工作队队长曾洪艺说。
走进连平县内莞镇中学,可以看到学生们在崭新的体育设施区打篮球。谈及学校环境,师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们的学校和城里的一样好”。而这,恰是工作队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让镇里的孩子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
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工作队还通过争取专项资金、单位帮扶和社会企业帮扶力量筹集资金新建了爱心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修缮了道路安装LED太阳能路灯等。为了助力内莞镇建设美丽圩镇,工作队从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入手,协调各方资源力量,高标准、大投入,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加快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曾洪艺表示,工作队与镇党委政府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通过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镇村“四小园”建设、争取基础设施专项债资金2000万元用于提升大席河内莞段河道景观等,有效提升内莞镇风貌。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镇、村干部进行访谈,走访种植户、脱贫户……工作队入驻以来,每名队员厚厚的笔记上记满了与内莞镇发展有关的内容,他们倾情帮扶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脐橙迎来了大丰收,总产量有8万多斤。”近日,在连平县内莞镇横水村山角落四季农场的脐橙种植基地,工作队队员与农场主、村民们一起将采摘好的脐橙打包装箱销售。
据了解,2021年,在内莞镇党委、政府与工作队帮助下,流转了450亩土地进行水果产业种植,在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该农场主周仙见在工作队帮助下,通过“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实现村集体流转土地分红、农户脐橙销售、村民就业收入等收益。“今年脐橙大丰收,产值有50万元以上。”周仙见说。
脐橙产业是工作队持续推进内莞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3年来,工作队推动3家企业落户内莞,投资额约300万元;发展壮大九连高山绿茶、内莞三华李、生态有机高端猕猴桃、有机高山油茶、脐橙、沃柑、香水柠檬等特色产业,累计带动就业200余人次。
“工作队正在莞中村谋划推进投资额达800万元,占地120多亩的高效水产养殖+农业产学研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服务业全面发展,预计能实现每年超百万元的收益。”曾洪艺说,该项目将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水资源”,做优做强“水经济”,在带动镇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未来,工作队将继续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板块,努力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把“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用件件实事勾勒出群众幸福生活图景,努力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画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