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协议获司法确认
被告已按协议支付了全部款项,侵权纠纷得到解决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戴小茜 丘燕利 近日,在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协调下,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调委会)成功调解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并完成了全市首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为推动我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生动实践。
据了解,今年9月,在收到东源县人民法院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委派的商标侵权纠纷诉前调解案件后,调委会立即选派拥有商标侵权纠纷处理经验的调解员负责案件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当事人对赔偿数额分歧较大,案件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经过调解员耐心调解、释法明理,努力化解双方矛盾,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随后,调委会指导双方当事人共同向东源县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法院快速审查,短时间内出具了全市首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书。目前,被告已按协议支付了全部款项,调解程序已全部完成,侵权纠纷得到解决。
据介绍,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是推动知识产权矛盾化解的重要手段。我市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并通过司法确认的方式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既能有效发挥以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高效便捷优势,又能赋予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协议更强的法律效力,依法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版权局、市司法局、市仲裁委等部门联合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仲调对接工作机制,指导成立调委会,推动各县区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市、县(区)联动的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体系,探索实施“纠纷调解+司法确认”新路径,不断丰富知识产权纠纷线上、线下处理渠道,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跨部门协同保护,促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仲裁、行政裁决、司法诉讼等有机衔接,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构建衔接顺畅、维权高效、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