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80后”陈淑慧扎根乡村近十载:

“金叶子”铺出致富“好路子”

2023-08-30 10:00:46 来源:河源日报

近年来,紫金县茶叶产业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增强。紫金县紫城镇横径村,是黄花小叶种茶的发源地。因与茶叶结缘,“80后”陈淑慧与丈夫陈伟标扎根乡村近十载,经过不懈努力,不仅让昔日撂荒的老茶园焕发生机,还成立了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企业,实现年产值240万元,让茶叶成为当地乡亲致富的“金叶子”。

百亩荒废茶山重披绿装

出生于福建安溪的陈淑慧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2002年,她到广州一家茶叶店从事茶叶销售工作,在此期间,她与紫金青年陈伟标相识相爱。2005年,积累多年茶叶销售经验的夫妻俩,在紫金县城经营茶叶批发生意。2014年,夫妻俩回到横径村,看到百亩茶山日渐荒废,十分痛心。于是,夫妻俩携手将百亩荒废茶山重新披上绿装,开发了第一期126亩黄花小叶种生态茶园并注册了三坳香茶叶商标。

创业初期,陈淑慧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困难,一些村民认为一个外地女子怎么可能带领大家致富。夫妻俩通过提高茶叶品质,打通茶叶销路,与村集体、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进茶产业产销一体化经营,使横径村黄花茶产业初见成效,实现了农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共赢。

带领乡亲走上绿色致富路

2017年,陈淑慧夫妇成立了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企业,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的经营模式。目前,该茶园已成为当地黄花茶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黄花小叶种近1000亩,并带动246户农户参与种植黄花小叶种,种植面积达446亩,年产值超240万元,平均带动每户茶农年增收1万多元,实现周边群众1500多人次在家门口就业。

“现在日子过得很幸福,每月在茶园务工的收入有近4000元。”正在茶叶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张印招说,在家门口就业,务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夫妻俩经营的茶园稳健发展,得到社会各界认可。该茶园种植的茶叶在第七届海峡两岸茶王春茶擂台赛中获得了绿茶金奖和广东十大茗茶等荣誉。他们创办的企业获得广东生态茶园认定企业及市、县农业龙头企业等称号。

展望未来,陈淑慧表示,要继续做好传统茶叶黄花小叶种的工艺传承,深耕“高、深、精”品牌发展路线,实施绿色、健康养生的企业茶园管理模式,着力打造集种植、生产、体验、休闲、观光、文化、科普、养生于一体的“客家茶园综合体”,提高茶农生产技术,增加茶农就业机会,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肖斌)

    上一篇:过量服用蛋白粉会伤肝肾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