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浓浓烟火气 满满安全感

2023-04-28 09:49:25 来源:河源日报

e5fe4dfc325eaa47945578fc2b09f499_0428006_002_01_s.jpg

■河源交警铁骑在街头巡逻 本报记者 邓宇权 摄

■本报记者 朱晓颖 肖斌 邓宇权

“城市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江边散步的市民罗芝澜说。去年以来,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以落实“面对面”机制为契机,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反映的“城市服务”问题,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通过一项项具体举措落实落地,城市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市民生活品质逐步提升。

规范地摊经济

城市服务更有温度

“以前一些商家到处乱摆乱放,餐饮地摊把周围环境搞得乌烟瘴气,现在去指定的区域摆摊,环境也变好了。”市民刘先生说。如今,摆摊区域的管理也相当人性化,规定的时间段、划分规定地点和范围,让地摊商家不再“居无定所”东奔西跑。

设置疏导点处摆摊,不仅避免了城市道路车辆行驶拥堵,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一系列的惠民措施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临时疏导点摆摊不用交租金,客源还稳定。”开着电动三轮车经营烧烤生蚝生意的摊主李先生说。如今,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的“地摊经济”在文星路上逐渐兴旺,商家合法、规范、文明经营,商品有序摆放,做到人走地净、人走摊清,街道环境整洁干净,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在全市第八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有群众代表反映河源文化广场流动摊贩乱摆卖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场的环境卫生和秩序。随后,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目前,市中心城区共设置26个临时摆卖疏导点,实行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范围管理,逐步规范市区地摊经营管理工作,引导全市地摊经营商家规范有序经营,在充分保留城市烟火气息和保障地摊经营商家生计的同时,实现规范管理和便民服务的有机统一,赢得市民广泛点赞。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共收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60宗,已解决491宗,群众诉求得到高效解决,满意度不断提升。

城市秩序有保障

群众出行更安全

“之前在市区,经常有三轮车逆行、闯红灯,现在人们素质普遍提高了,类似现象也越来越少。”家住市区文明路虹景花园的陈先生说。

在文明路十字路口处,过往车辆依法遵守交通规则,电动车、摩托车驾乘人员戴好头盔,小车礼让过往行人,闪送员、外卖员在商家店铺门前按划线区域停好车辆,收拿货品,市民文明出行,城市秩序越发有序。

“经常看到交警在路边巡逻检查,现在的城市秩序越来越好。”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一辆摩托车,一抹荧光色,河源交警风雨无阻地守护着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通畅。

在“面对面”座谈会上接到市民反馈的有关“三轮车逆行、擅闯红灯”等情况后,交警部门迅速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快递企业内的所有配送车辆信息登记入册并制作台账,督促引导快递配送人员提高安全行车的责任意识,并结合快递配送的规律特点,将主要警力部署到主要路口、路段,采取突击检查、错时检查、巡回检查等举措,加大对快递配送车辆逆行、闯红灯、不按规定佩戴头盔、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为市民群众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据了解,自2021年10月以来,我市“面对面”座谈会公开征集群众“城市服务”诉求事项1029宗,已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012宗,办结率为98.3%,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上一篇:五一我市酒店预订量激增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