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乡行动” 引领青年勇挑重担
○本报讯 记者 周慧荷 在昨日召开的河源市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暨万名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推进会上,团市委正式印发《河源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3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引领青年勇挑重担,助力河源高质量发展。
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千万工程”3年行动(“三乡行动”)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促进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我市将累计组织1万名青年下乡帮扶、联系服务1万名青年返乡实践、培训服务1万名青年提升兴乡技能,力争实现带动1000名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培育支持100名青年县域创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方案》指出,要组织广大青年下乡,将招募1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各县区开展2年至3年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组织200名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积极参与帮镇兴村,围绕产业发展、美丽圩镇、乡村创业等开展产业项目对接;推动100家市级机关、大中专院校团组织和青年文明号集体与乡镇(街道)团组织结对,深化“城乡团组织结对帮扶”行动;引进100支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县、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创业帮扶等提供服务;组织5000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助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同时,动员在外青年返乡,建立10个高校引才联络站,常态化开展交流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服务、凝聚在外青年学子;每年组织不少于2000名大学生返乡实习实践;搭建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平台,吸引、服务100名河源籍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每年组织500名大学生开展返乡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家乡的风景、美食、民俗和历史文化。
《方案》提出,要培育本土青年兴乡,开展“青马工程”,每年培育200名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实施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动员1000名青年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帮扶100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到县域落户转化;打造“青耕河源”品牌,办好“青耕河源”电子商务技能培训课,孵化200名青年乡村振兴电商达人;组织青年围绕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等开展社会调研,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