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彭寨镇土厘村推动村级党建和非公党建融合发展
点燃“红色双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工作队了解乐源粮食产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陈鹏 摄
“乐源党支部成立一年来,在引领和服务企业发展上所开展的工作亮点纷呈、成效凸显。”4月25日,“庆祝乐源党支部成立一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在和平县彭寨镇土厘村广东乐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乐源公司)举行。乐源公司党支部书记、深圳市驻和平县彭寨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员、土厘村第一书记林盛垅说,乐源公司党支部将继续推陈出新,进一步擦亮土厘村‘红色双引擎’党建工作品牌。”
“红色双引擎”是土厘村自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致力打造的党建工作品牌。近年来,土厘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村级党建、加强非公党建,推动村级党建和非公党建融合发展,聚力发挥“红色双引擎”最大效能,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绘就了一幅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强“主动力”
高标准筑牢战斗堡垒
群众的关切在哪里、需求在哪里,党员干部的工作就往哪里用力。“土厘村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体广场预计下个月投入使用。其中,根据村民的需求,我们规划建设的文体广场将成为乡村振兴大舞台。”土厘村党支部委员王冬连告诉记者,土厘村把党群共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村级发展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定期召开村民小组、党员会议,就村发展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科学论证、统一思想,集民智、汇民意、凝民心,凝聚村民对村发展的共识,为乡村振兴项目推进和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等重大工作时,土厘村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团结广大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发扬“啃硬骨头”攻坚精神,促进各项工作快速高效开展。“土厘村有一块涉及70多户村民、面积达100多亩的可流转土地,由于工作到位,我们利用去年清明三天假期,成功让90%以上的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林盛垅说。
创“新引擎”
加速度推动产业发展
2021年底开工建设的乐源粮食产业服务中心,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下个月投入使用。“该中心建成投用后,将提供大米烘干、脱壳、打包、仓储和电商直播等全程一体化服务。”乐源公司总经理刘学武说。
党建引领成为企业发展“助推剂”。在夯实村级党建的同时,2022年4月25日,土厘村积极加强非公党建,成立了乐源公司党支部,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乐源公司党支部成立后,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引领,一个是服务。”林盛垅表示,结合到具体工作中,就是引领乐源公司更深度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而服务则是及时整合乡村振兴各项政策,靠前服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通过乐源公司党支部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和困难,为企业纾困解难。
“工作队利用乡村振兴资金,将乐源粮食产业服务中心附近600米长的机耕路拓宽至5.5米,并硬底化周边道路400米,促进了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刘学武说。
彭寨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初成浩表示,工作队指导土厘村“红色双引擎”开展“三村联合谋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土地流转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集中行动,发扬攻坚精神,助推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再上新台阶。
融“双引擎”
高质量打造宜美村庄
村道宽阔整洁,庭院干净漂亮,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蓬勃发展……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土厘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环境大变样,活动场所多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我们有信心一起努力,把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土厘村村民骆日兴说。
据悉,在夯实村级党建和非公党建的基础上,土厘村创新性地通过促进村级党建和非公党建融合发展,聚力发挥“双引擎”最大效能,打造“红色双引擎”党建工作品牌,促进土厘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和文化振兴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乡风文明方面,“红色双引擎”之“新引擎”乐源公司党支部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乐源公司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与土厘村党员服务队一道,组成志愿服务“双联动”,合力开展志愿公益活动,开展“家园清洁日”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收割稻谷,举行“八一”座谈会,挂牌成立彭寨镇退役军人创业中心乐源党支部服务点,培育乡风文明,服务土厘村乃至周边村庄村民,促进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在文化振兴方面,土厘村“红色双引擎”充分挖掘土厘村历史内涵,打造历史文化景点“马塘改河”主题公园,为土厘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涵和红色动力……此外,土厘村还注册了“土厘村红色双引擎”视频号和抖音号,通过新媒体宣传推广土厘村的风土人情、乡村振兴和农特产品等,让更多在外的土厘人和社会人士,知晓、关心土厘村在“红色双引擎”党建引领下取得的发展变化。
初成浩表示,将以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为核心,围绕“五大振兴”,弘扬“马塘改河”精神,聚焦农业科技要素,打造“一园四心”(即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客家农耕文化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中心和返乡青年创业中心),建设集生态、产业、科普、休闲于一体的福和水稻小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河源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