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信息产业专利转化对接活动
推动河源“制造”迈向“智造”
○本报讯 记者 刘昕 26日,河源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专利转化对接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在河源国家高新区举行。此次活动,我市积极发挥河源广工大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创新资源优势,与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粤港澳大湾区平台联动,实现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共享、共用,进一步推动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助力河源“融湾”“融深”。
据悉,本次活动由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主办,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中,举行了专利转让许可签约仪式以及银企签约仪式,河源广工大研究院与强芯能源、源芯科技两家企业现场签署专利转让许可;中国建设银行河源分行与华冠科技现场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议。同时,活动邀请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理事、科技评估国家标准起草人、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南》编写组成员夏文勇等专家,为在场的嘉宾作“专利转化实务培训知识”“质押融资政策及办理流程”等主题报告。
据了解,2022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40笔、同比增长135.29%,登记金额7.98亿元、同比增长175.26%;市市场监管局在去年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广州农商行6家金融机构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在此次活动中与交通银行河源分行、广发银行河源分行分别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计划在3年内为河源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亿元,助力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专利转化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工作,立足于我市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开展专利转化对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等活动,精准高效落实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进全国高校院所、国有企业与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对接,推动专利技术适配区域产业发展转化实施,助力河源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专利转化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将知识产权融入到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当中,推动“河源制造”向“河源智造”转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