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探访赣深高铁深圳站
河源东—深圳北,40分钟走起!
■赣深高铁深圳北站 本报记者 冯晓铭 黄赞福 摄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在深圳北站采访值班站长谢林珂 本报记者 冯晓铭 黄赞福 摄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参观深圳交通运输摄影展本报记者 冯晓铭 黄赞福 摄
从河源东站出发,30分钟可达光明城站,40分钟到达深圳北站……下月通车的赣深高铁,为河源联通深圳打开一条“时光隧道”,“融深”“融湾”、大步挺进!25日,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实地探访赣深高铁在深圳的两个站点,深入了解深圳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共同感受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的巨大能量。
一天时间
可以玩转深河两地
光明城站是赣深高铁进入深圳的第一站,也是赣深高铁、广深港高铁的交会点。走进光明城站,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崭新大厅,目前与河源东站一样正在紧张进行收尾工作。
根据测算,从河源东站到光明城站只需30分钟左右。“光明城站是一个接驳站,从河源来的旅客可在光明城站换乘高铁到广州南站,便捷换乘将更加方便河源市民出行。”光明城站站长刘启锋说,光明城站为改扩建车站,目前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改造后站场规模将为4台8线,比原有规模扩大一倍,客流量也将从原有的年发送旅客约150万人次增至300万人次。
坐赣深高铁从光明城站出发,不到10分钟就能来到终点站深圳北站。深圳北站是深圳目前面积最大、具有口岸功能的现代化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汇集高铁、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节点。
“为了配合赣深高铁的开通,深圳北站在线路上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完工的深圳北站具备了连接江西赣州、茂名及西丽等多个方向线路的能力,枢纽运能运力以及辐射作用得到大大提升。”深圳北站值班站长谢林珂说,深圳北站附近有地铁、网约车、出租车、公交等多元化的出行资源,交通便利。旅客抵达后,可根据个人需求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莲花山公园、大小梅沙等地游玩。
30分钟、40分钟,对于很多深圳市民来说,这个时长可能比从家到单位的时间还短。赣深高铁大大缩短了深河两地时空距离,必将为河源全域全面“融深”“融湾”带来强劲推动力。
未来规划
新增深河高铁新通道
纵观40年发展史,深圳交通由“先行先试”向“先行示范”迈进,积极发挥了“先行官”作用,支撑深圳建设成为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迎来多重国家政策叠加后的红利释放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战略实施,深圳将加快建设更具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构建一体化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网络。这对于已经纳入深圳都市圈的河源来说无疑是有利机遇。
尤其是在铁路网方面,赣深高铁通车后,深圳将不断拓展对外高铁通道,加快构建深圳都市圈铁路骨架网络。未来将新增规划深圳至河源高铁、衔接杭州至广深高铁,形成深圳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的东向新通道。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圳已组织完成深河高铁有关规划研究,并与沿线城市就线位方案进行协调沟通,下一步将会同沿线城市积极向国家、省相关部门争取纳入上位规划,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进一步加强深河两地互联互通。
此外,未来深圳还将在海港发展上有新突破,持续完善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的基础设施体系,稳步提高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比例,构建功能齐备、服务优质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这对于河源而言同样是机会。当前河源正全力推动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同步推进河源港源城港区码头建设,加快实现与“双区”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可以预见,未来深河内陆组合港建设大有可为。
■文/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 王亚娇 陈鹏 统筹/郝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