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政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断延伸种销产业链条
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农户在田里插秧。政欣农业带动了周边 600 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王亚娇 摄
近日,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稻田里,秧苗正茁壮成长,俨然成为田间最美的风光。
“今年公司种了1200亩左右的水稻,其中有80多亩的撂荒地复耕,另外,300多亩的产业基地也在采摘春茶。”河源市政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政欣农业)负责人李延说。
政欣农业成立于2015年,主要种植水稻和茶叶,目前,该公司注册有“仙湖情”“仙湖春”2 个茶叶品牌,曾获得“一种水稻种植用农药喷洒装置”“一种茶叶种植用施肥装置”2 个实用新型专利。近年来,政欣农业以“企业+生态+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延长种销产业链条,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带动600户农户增收
“现在基地每天大概用工四五十人,都是周边农户,每人每天150元。”李延说。
当前,正是春茶采摘高峰期和秧苗施肥期,政欣农业的水稻种植基地和茶园里,农户们正在忙碌着。
2015年以前,李延从事建筑业,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李延有了回家发展农业的想法。“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看着国家强调粮食安全、重视粮食生产,也想让家乡的土地被充分利用起来。”李延说,公司充分利用新轮村和李白村的自然条件及地理优势,有效利用当地气候、土壤、土质等自然条件,选用了优质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目前,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水稻种植面积约1200亩。对于一些还想种植的农户,该公司还提供种子和肥料,进行统一回收销售,带动了周边 600 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种完自家的田还可以到这里务工挣钱,离家又近又方便。”在山上采茶的钟阿姨说。
据介绍,政欣农业的茶叶种植基地约300亩,主要种植当地的仙湖茶,打造有“仙湖情”“仙湖春”2 个品牌,主要销往市内以及珠三角地区。“基地以企业+生态+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在正常生产的同时还向农户进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提供优质茶苗给当地农户,有效地带动项目点周边农户增收。”李延表示,预计今年春茶可以产出1500斤左右。
推动农业产业化高效化
在新轮村,一架无人机在水稻田上空盘旋,机身两侧不断喷出农药,洒落在稻田里。
操作员李欣昌表示,对比人工喷洒农药,无人机操作效率能提升10多倍,而且喷药无人机拥有GPS导航,可以自动规划航线,喷洒农药精准度高,还能减少人工漏喷、重喷的现象。
机械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延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推动农业产业化、高效化有很大的助力。目前,该公司水稻收割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普及农业机械化,提升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绿色健康农业。
李延表示,接下来,该公司将继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帮农民增收,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为己任,再扩种水稻种植面积500亩,增加100亩的茶树种植,以点带面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亚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