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强力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近六成专任教师具中高级职称
■源城区公园东小学师生同抒爱国情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谢少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市各界纷纷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教师送上节日祝福,市教育部门表示将通过扎实推进“新强师计划”等举措,为全市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发展平台。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我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专任教师45466人,其中幼儿园教师6847人、小学教师20569人、初中教师11405人、高中教师5522人、中职学校教师1123人。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市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先后制定印发《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河源市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河源市“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河源市“三名工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据介绍,目前,我市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全市幼儿园专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81.86%,小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61.48%,初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86.14%,高中阶段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8.2%;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保持稳定,占67%。全市有正高级教师13人,副高级职称500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1%;中级职称2078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5.7%;初级职称176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8.8%。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新强师工程”等工作,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广大教师更好担当起神圣职责使命,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一是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校长、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三是继续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加大骨干教师的招聘与引进力度,加强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四是积极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采用个人申报和组织考核的方式,对管理能力素养、专业能力水平、学校发展实绩等进行考核评价,确定校长职务的级别,按职级享受津贴,通过“校长职级制”的推行,切实提升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