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
■陈明明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庄严的历史时刻,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抗战精神是河源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河源这片红色土地上有着生动体现,它跨越时空界限,激励着河源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一、深入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深邃内涵
伟大抗战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精辟概括为四个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诞生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支柱。
爱国情怀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愿意为祖国奋斗献身的价值取向。河源大地上的爱国故事感人至深。老隆福建会馆作为震惊中外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之一,曾经见证了许多爱国志士的危险与艰辛。1941年底,香港沦陷于日寇之手,滞留在香港的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处境极其危险。在老隆福建会馆,连贯等人精心安排指挥,将茅盾、邹韬奋等300余人安全转移到大后方。茅盾称这次大营救为“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这种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行为,也表现在后方群众的默默支持与奉献。
民族气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它表现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敌人和压力面前绝不屈服的精神品质。在河源,东纵老战士诸佛腾的故事令人动容。1942年12月,原河源县早期地下党员丘国章送给他一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并郑重嘱咐:“这本书你一定要保存好,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能让它落在敌人手中。”诸佛腾回忆道:“这书一旦被国民党发现,没别的,直接枪毙。被日军发现也一样,凡私藏共产党文件或书籍被发现的,不是处死就是抓去坐牢。”他冒着生命危险保存这本书63年,后来捐赠给河源市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民族气节的生动体现。
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动力源泉。英雄气概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必胜信念是虽经千难万险,仍然具有最终战胜敌人的强大信心和顽强意志。抗战初期,骄狂凶残的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国内“再战必亡”的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必胜信念和卓绝智慧,提出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得出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的结论,引领中国军民长期顽强抗战。在河源,我们也看到了这种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的创建,是五华、兴宁、龙川三县党组织践行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具体表现。作为东江革命根据地通往中央苏区的必经要道,其为中央苏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完善的红色地下交通网,为中央苏区提供后勤物资援助;五六十处地下交通站,把分割的根据地、游击区与中央苏区联结起来。
二、深刻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新时代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深刻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突出体现在其深厚的理论价值上。
首先,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抗战精神以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为核心内涵,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与理想信念,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本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既来源于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实践,也反过来滋养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使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更具历史厚度与实践活力。
其次,伟大抗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它承载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奋战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是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和宣传抗战史料与英雄事迹,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精神资源,使其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更能够为当代文化建设注入奋发向上、坚韧不拔的价值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最后,伟大抗战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其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特别是“爱国”“富强”“民主”等理念,均源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实践。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牺牲精神和坚定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生动、最深刻的历史教材。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感染力,也能够引导人民群众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共同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三、全面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实践要求
伟大抗战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意义,更在于其对当下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求我们将其转化为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河源正处在奋力抢抓“百千万工程”等重大机遇、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的关键时期,可以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要求我们热爱河源这片红色土地,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事业,为河源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民族气节所体现的坚定信念,激励我们在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时,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屈不挠推进现代化建设。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则为河源人民提供了奋斗的精神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发扬不畏艰难、敢闯敢试的英雄气概,坚定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必胜信念。其次,伟大抗战精神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后,伟大抗战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学习和践行这些优良品质,可以提高中国人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发掘开发抗战遗迹、抗战文物的时代价值,在发展相关旅游事业的同时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形成爱国奉献、顽强拼搏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