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坚持“五个结合” 助推源城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07 16:58:15 来源:

■陈蓉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民政事业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源城区的残疾人总数超过1.3万,他们是民生保障领域需要高度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源城区民政局采取了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及时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虽然源城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残疾人服务体系需要再完善;二是残疾人就业创业难度较大;三是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仍需加强;四是残疾预防工作还需深入推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五个结合”,助推源城区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党委领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定向引航功能。通过方向引领、政策制定、规范管理、项目扶持、人才培养等全力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对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战略、原则、任务、路径和方法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绩效评估、督导支持、一站多点、分层分类、资金管理等配套政策保障顶层设计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多元主体各尽其能、各展所长。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有效促进残疾人的身心康复。

第二,坚持普惠福利与特惠福利相结合。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残疾人福利。落实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政策,适度放宽特困人员认定条件中的残疾等级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成年无业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范围,稳步实现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享尽享。二是深入推进残疾人特惠福利服务。落实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持续提标扩面,推动补贴资金更精准更公平惠及残疾人。三是有效推进“精康融合行动”,通过全域覆盖、全员康复、全人发展、全维支持,高度关注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社交、就业、融合等方面遇到的障碍,以功能康复、家庭赋能、社区友好、就业支持、行业吸纳等助力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会。

第三,坚持扩大范围与提升效能相结合。一是拓宽残疾人福利覆盖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稳步扩大残疾人福利覆盖范围,让更多残疾人享受政策红利,重点加强康园中心会员服务。二是加强托养机构建设和管理,为需要托养的残疾人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托养环境。三是探索设立社会救助基金,引导慈善资源对现有残疾人福利政策覆盖不到或覆盖后仍然出现困难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给予补充救助,尤其要重点关注并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因残致困问题。

第四,坚持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一是提升残疾人福利服务质量。重视数字技术赋能,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为健全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对残疾人需求的精准预测与对接,提高残疾人福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并支持智能义肢、智能轮椅等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设备和康复辅助技术的创新、研发与推广,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增强他们自主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意愿。二是大力推进“三项创新”。探索推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为孕产妇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最大限度预防先天性智力残疾。探索构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机制”。探索建立警医联动联防机制。实现警医联合接警、统一布警、同步出警,畅通救治救援绿色通道,缩短院前医疗急救反应时间,确保交通事故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第五,坚持宣传有度与载体多样相结合。一是要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变化与各地供给能力逐步丰富残疾人福利内容。按照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断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在服务内容方面不断进行适当扩充。如可针对残疾人在生命历程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经济补助、康复治疗、升学教育、就业辅导等方面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服务。二是要创新残疾人福利政策宣传方式与服务供给形式。充分运用AI手段,多形式、多维度宣传并解读残疾人福利政策,提高政策的可视性与可及性。三是积极发挥残联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动员社会力量扶残助残。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国残联八代会精神的决策部署和源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将以“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为重点,努力探索出更多彰显源城特色、传递源城温度的扶残助残工作模式,努力帮助更多残疾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源城区委党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