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助力制造业当家
一季度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46.95亿元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李祥铭 张家宸 近日召开的2025年河源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暨金融支持产业建设推进会透露,我市制造业当家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截至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46.95亿元,同比增长13.55%;工业行业贷款余额195.92亿元,同比增长17.98%,持续助力制造业当家。
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全省首个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河源市深入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10项重点任务。创新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模式,推动搭建“支农支小再贷款+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和“‘粤科融’支小再贷款+市县联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等模式,制定再贴现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等举措,不断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做大政策资金使用量。同时,该行与相关政府部门指导全市金融机构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因地制宜落地了一系列创新支持措施,比如东源农商银行打造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产品链,发放全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4000万元;龙川农商银行、连平农商银行选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川山茶油”和“连平鹰嘴蜜桃”建成首批“绿色支行”;紫金农商银行落地粤北首个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公交场景等。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实施下,第一季度,我市先进制造业“1+3”产业投资增长13.7%,占全部制造业比重达66.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7.7%、47.3%和24.2%。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用活“粤科融”“焕新贷”“粤贸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大工具总量;指导金融机构聚焦主职主业,集中力量在各自擅长领域、优势领域、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做大信贷总量,加大对金融“五篇大文章”、民营经济、消费和外贸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助力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