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协调发展理念 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刘宇
厚望如山,使命如磐。第四次视察广东,习近平总书记的步履遍及湛江、茂名、广州等地,足迹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基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蕴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我们要深刻铭记总书记对广东人民的关心关爱、对广东工作的勉励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下功夫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强大动力,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全面贯彻协调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旨在应对和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发展目的是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是事关新发展理念的政治立场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我们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将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我们的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至上,从群众的切身需要出发考虑问题。只有精准识别和研究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只有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的发展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中,要注重统筹各项工作,加强政策协同,促进区域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推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深刻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广东“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要求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广东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承担着重要使命。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掉队,必须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发展的整体平衡。然而,我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如果仅仅依赖少数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就无法满足全省各地人民的需求,就无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只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减少贫富差距,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够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下功夫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县域发展不充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福利差异日益加大。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到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也制约了广东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广东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下功夫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要抓住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持续壮大县域经济,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广东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市与农村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科技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还需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创业机会的增加。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破解,将为广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三、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新型城镇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外流、产业结构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繁荣富裕的必然要求。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东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协调推进: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激发乡村活力;企业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挥自身优势;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形成乡村振兴的合力。
全面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县域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关键节点。广东作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县域城镇发展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全面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举措。然而,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存在着人口过度集中、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市功能不均衡等问题。相比之下,广大的县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潜力。全面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可以充分利用县域的资源优势,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为广大县域地区带来可持续、均衡、高质量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县域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的均衡,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共同富裕。
综上,全面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不断深化认识总书记关于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要求,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新型城镇化。只有通过这些努力,广东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先地位;才能扎扎实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