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放宽市场准入 实现深圳高质量发展
在不确定性因素甚至超预期因素可能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深圳继续充分利用和挖掘各项政策红利,大力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深圳的对外开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迄今已一年的时间。《意见》内容主要涵盖了科技、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和其他等六大领域,一共包括了24条具体措施。
负面清单制度有效避免了审批环节过多、审批事项分散、准入门槛高而且审批程序繁琐,市场准入环节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按照“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为此,深圳充分利用和挖掘各项政策红利,大力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市场准入的放宽,为深圳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大的活力,产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助力稳增长作用明显。外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放宽市场准入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发展,而这又会对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外贸大市,深圳外贸出口连续30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二是外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持续缩减,意味着外资的可投资范围持续扩大,投资机会不断增加。
三是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本质上是通过放松管制,引导外资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部门,这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也会带来积极影响。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有所增加。
四是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实施,不仅是外贸体制的一大创新和突破,也需要行政体制改革同步配套,需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特别是措施中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试点内容。一年来,深圳市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开展“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使得行政效率更高,营商环境更优,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清晰,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也更高了。(来源:《深圳特区报》,整理:雷宇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