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一制茶高手获省级比赛第二名
将代表我省出战第六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近日,为期两天的2023年“紫金蝉茶杯”广东省茶业行业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六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分赛区选拔赛圆满落幕,紫金县一名制茶师荣获第二名,并将与其他3人一起代表我省出战全国总决赛。
本次比赛由中国茶叶学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广东省茶叶学会、河源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来自全省12个地级市的12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广东省茶业行业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是我省最权威的茶叶加工技能比赛,通过理论知识、现场手工红茶制茶实操、成品红茶质量检测、成品红茶感官评审等考核,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来自紫金县斗记茶业有限公司的制茶师陈荣发荣获广东省茶业行业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并将代表我省参加第六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创下紫金县参加省级茶业行业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最佳成绩。
据了解,作为中国蝉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紫金已有近700年的茶叶种植历史。近年来,紫金县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一是扩规模。大力推进万亩生态蝉茶园建设,出台新种茶叶1000元/亩奖补政策,鼓励农户在适种区域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力争每年新增茶园面积1万亩以上,到202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超10万亩,总产量5000吨,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超20亿元。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7.5万亩,茶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5亿元。二是提品质。加强科技引领创新,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了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打造茶产业研究中心。同时,紫金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出台了《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积极培育紫金茶产业人才,高水平茶叶技术人才不断涌现,大力提升了紫金蝉茶品质,助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有茶叶类高级工程师3名,评茶员、茶艺师等各类中、高级专技人才82人。三是强品牌。通过举办首届中国蝉茶(紫金)开采节等活动,多维度、全方位推广“紫金蝉茶”区域品牌,努力将“紫金蝉茶”打造成国字号精品。近年来,紫金县成功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获评“中国蝉茶之乡”;紫金蝉茶连续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粤字号“优秀品牌”、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2018年至2021年,紫金累计有25款茶样获得“广东十大好春茶”“广东十大茗茶”称号,绿茶评分连续三年位居榜首。同时,先后在“亚太茗茶”“中茶杯”“国饮杯”等国家级评比中获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155项(个)。四是增效益。充分发挥茶产业联农带农效益,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推动三产融合快速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构建以茶产业为主导的紫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