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平平淡淡才是真

——浅议崔民小小说写作的认知和追求

2024-04-02 11:20:02 来源:河源日报

■陈振昌

我们常常用惊喜来表达突然而至的喜悦。这喜悦是相对于平凡的日子、波澜不惊的事物的。惊喜,人们都渴望降临,渴望拥有。人的一生,惊喜也总是有的;但不常有,有人多些,有人少些。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过日子,阅岁月,平平淡淡才是真,油盐酱醋度年华。哪来那么多的惊喜?守株待兔是愚人的梦幻。

三句话不离本行,把这联系到我们的小小说写作吧。有人喜欢跌宕起伏,曲折离奇,悬念迭出;也有人喜欢平平常常,淡泊明志,清浅池塘。读者哩,也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最近读书,读到了崔民的几篇小小说,很明显地感觉到,崔民的小小说写作,不是“随遇而安”、想到什么写什么的。他是有自己的小小说写作的认知和追求的。这个认知和追求,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即是我们常说的朴实的风格。或许会有朋友说,朴实的生活随处可见,素材撷取容易,文字要求也不高,相对于情节曲折离奇的小小说写作,来得容易和轻松。朋友,错了,我不赞同你的说法,写作的容易与轻松,自如行走,不是题材决定的,决定的因素是你的生活体验,写作技巧;有真体验,有真技巧,你就必然自如灵巧,反之就羁绊,就艰难。崔民的这几个作品,写的都是凡人琐事,没有故意着装,没有精心打扮,都是以素颜示人,可是,都写出了平凡中的不凡;我们知道,平凡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一竿子平凡插到底,于平凡中见异见奇才是真功夫。这个“见异见奇”,不是刻意的,是自然的,或者说是匠心独运的。它就是作品的亮点,作品的内涵,是极不容易做到的。

《驶向黑土地的火车》(载2024年3月13日《文艺报》)讲述的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作品中的曲亮,是平常故事中一个平凡的人。即便讲述曲亮大学毕业后志愿回老家去耕耘黑土地,种玉米,研究出黑玉米食品的新品种,他也还是凡人。因为这样的有志者太多了,不稀罕。那么,不凡在哪呢?凡中见异又在哪儿?答:在于“感情”二字。曲亮是“我”大学寝室中的同学,他在同寝室的四位同学中最是少言寡语的,近乎“木讷”。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近乎木讷的人,却是重情重义,在毕业告别小范围聚会的宴席上,平时少言寡语的他成了话痨。在火车上相遇,他遇见阔别已久的老同学“我”时,热情似火……这些细节,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一箭双雕,他回老家务农的志向是有底气的,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显得真实可信,令人敬佩。还得指出,列车是小小说的典型环境,典型环境的故事设置和人物活动,恰到好处,起到了很具典型性的介入和烘托的作用,相辅相成。

《我的老乡叫杰森》(原发《当代人》2023年第8期;《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多家杂志转载)同样是一篇凡人琐事的作品。从内容上看,杰森理发,追求手艺高超,希望能得到明星认可,为明星理一回发,这样一个心愿,这样一个理想,很符合手艺人的心理和追求。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在这里,崔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与鲁迅先生对草根人物的定位是相通的、一致的,崔民认为这个杰森的愿望与追求无可厚非,把他写得很淳朴很敦厚很可爱。他写了杰森的苦苦追求不可得,写了他的坚韧不拔、毫不气馁,写了他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不仅实现了为明星理发,而且还让众多明星捧月般光顾他的理发店,实现了意料不到的反转。

《老许同志》(原载2022年8期《北方文学》,《小说选刊》2022年12期转载)、《绿皮火车往前跑》(原载《荷风》,《作家文摘》2023年8月25日转载),这两篇作品,一如既往,平民做主角,琐事为素材,体现了崔民对小小说写作的认知和价值观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这劲头和毅力,活脱脱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北方汉子的形象。《作家文摘》与《小说选刊》都是国家级报刊,选载上它们,就是对崔民写作信念的最强有力的呵护和支持。

    上一篇:驶向黑土地de火车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