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我身边
■刘冬玲
一
如喜剧片《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所唱到的“老屋飞入D外来雁”,我便是千千万万的外来雁中的一只,其中有过失落和迷茫,也有过欢愉和幸福。
二十年前,正值改革开放的潮头,因着对大千世界的憧憬,我来到了沿海城市发展。在最美的季节里,邂逅了自己的爱情,便义无反顾地成了广东媳妇。
记得初来那天,我和先生在市总站下车,因他家地处较偏僻的乡村,没有直达车,我们只得出来打摩的回家。在经过一段尘土飞扬、颠簸不已的山路时,摩的司机也因山路泥泞而放弃前行,我俩只能徒步走出山路,在一个叫开发区的地方停了下来并继续等车。好不容易坐上了一辆微型货车,总算到达了他家,从出发到到达用了将近6小时。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当时让我委屈得泪眼婆娑。原本自己拼了命地发奋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谁曾想竟又倒回比故乡更为贫穷的农村,那份刻骨的失落感至今记忆犹新。
二
虽然那时的我们年轻气盛、自信且不服输,但面对巨大的落差,还是不知从哪做起。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好政策、好时代。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波接一波,惠及全国各地,这里也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抓紧时机,持之以恒而不断奋斗,我家的种养殖业可谓蒸蒸日上,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部分村民一起创业,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自此,我们一改先前的贫穷面貌,家人和村民们的脸上,也开始荡漾起了幸福的笑容。
第一次走过的那条尘土飞扬的山路,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宽敞舒适的六车道大马路了。马路边高高擎起卫士般的路灯,灯下摇曳着整齐的中国结,红艳艳地洋溢着一派温馨祥和的气象,凝望时刻总让人有身处大都市的错觉。
三月的某天,我被一姐姐邀请去斩坑村吃饭。早就听说斩坑村不仅山旮旯,且路也难走,先生想了想劝我还是不要去了。盛情难却,固执的我开通导航还是不管不顾地出发了。出乎意料的是,就是那个多少有些被人嫌弃的地方,竟然有一条平坦的水泥大道,从村口一直贯穿村尾。大道两边,卫士般的路灯威严地守护着,似乎是在向来人保证:即便晚上来也一定维护您的安全。许是先生有些年头没来过了,才会有多余的担心吧?
饭后,我们一起徜徉在平坦的村道上,一幅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画卷徐徐铺开:三五只燕子承欢般地从耳畔轻盈掠过,路旁碧翠的菜地里已是蜂飞蝶舞,斜斜的山坡上,数十个卧着的蜂箱时隐时现。据说,凭着独特的生态环境,这里每年都能收获一定数量高品质的蜂蜜,吸引不少外来客人慕名采购,这为他们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傍晚时分,我们受邀领着一群姐妹来到了满溢稻粱芬芳的广场上,踩着优美的旋律、忘却一天奔忙的疲惫、抛开柴米油盐的烦扰,忘我起舞。听到音乐响起,村里的男女老少来了一批又一批,他们也忘情地跟着手舞足蹈起来。柔和灯光下那一个个俏皮的身影、一张张灿烂如桃花的笑脸,你能相信那是每日奔忙在田间地头的村夫农妇们吗?是的,他们就是新时代、新农村一张幸福的剪影。
三
所谓路通一点,带动一片。以前去一趟市区都是很奢侈的事,如今不过一顿闲聊的工夫。面向群众敞开的市文化馆大门便成了我走向诗和远方的神圣通道。从没想过再次遗落田间的我,还有重做学生的机会。文化馆多门课程的开通让我如饥似渴。它不仅丰盈了我的精神世界、滋养着我的心性,更重要的是连家庭也因此变得更为和睦、幸福。总以为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今日距我不过二十分钟车程而已。
以往被认为卑微的田间劳作,也在“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吟诵中变得高雅起来。如今,我能把挥汗田间的各式劳作绘成一幅幅画、吟成一首首诗。劳作的艰辛能在一首诗里瞬间释然、在一幅画中秒变有趣。即使“草盛豆苗稀”,那也是快节奏的当下许多人憧憬的幸福模样。
长期得益于文化馆的滋养,我的变化让身边的朋友投来羡慕的目光。我趁机把更多的乡村朋友带进了文化馆,开始大胆带动周边数百名如我般的乡村姐妹踊跃参加到各种文体、健身活动中去。
去年,我们有幸逢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应市文化馆老师的要求,在新区和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近200名姐妹,成功向党献上了我们最用心、最厚重的生日礼物。事后,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都报道了这一盛况。姐妹们无不自豪地感慨:“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年龄的我们也会有上电视的一天,这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荣耀……”满满的幸福无不溢于言表。
四
由于远嫁,我时常为回家探望父母感到头疼。即使有一个星期的假期,在家待得最多也不过三四天时间,另外的三四天不是在车上,便是在转车的路上。每次大费周折地回家一趟,往往弄得筋疲力尽,还未能如愿以偿。如今,高铁在自家门口通过,这边电话才通知爹娘呢,那边准备饭菜的时间我们就已抵达了。高铁的开通,缩短的不只是时间,还有穿越时空的亲情和牵绊,更是开通了一扇直通幸福的大门。
五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有着强大的祖国为我们保驾护航,感恩生活在幸福的国度,幸福就在我身边——在我暖暖的一粥一饭里、抒怀的一颦一笑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