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上学路上

2023-11-22 17:34:02 来源:

■贺超雄

老家到村小学,有很长一段路,走完这段路,要将近一个小时。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这条路我走了六年,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

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天,家长都会带着孩子走在上学的路上,揣着一点一点积攒下的钱,去给孩子交学费,如果不够或没有学费,还要当面去跟学校解释,做个保证。这是一个学期中家长唯一一次送孩子上学,剩下的日子,不管年龄大小,不管天气如何,都是由孩子自己走路上下学。

故乡是一个比较大的村,人口较多,村小学学生大概有四五百人。每到上学时间,路上热闹非凡,有拿着红薯,边吃边走的,有讲着故事,吸引了一大批听众的,有用一根竹棒滚着铁圈猛跑的,还有因一言不合,在路边打架的。路上发生的事,每天都在重复,每天也在变化,热闹和快乐是永恒的主题。

如果因为睡懒觉可能会迟到,那你赶快跑。这时的上学路上,或许也有和你一样,拼命往学校跑的人。当你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教室门口时,糟糕,运气很不好,老师已站在讲台上,眼睛一瞪,严肃地问:“为什么迟到?”“报告老师,睡懒觉了。”“好,教室门口站着听课,不能进来。”“嗯……”有什么办法呢?违纪了,罚站、罚背书、罚写检讨,是常有的事。我们都习惯了,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老师、对纪律,满满的都是敬畏。

来到学校,如果还未到上课的时间,可以抓紧时间继续玩。校园里有一棵百年榕树,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这是我们的乐园。在树下捉迷藏,玩得“人仰马翻”。在树上掏鸟窝,如履平地,有惊无险。树下有一口古井,渴了,用自己发明的吊水器,吊上一瓶水,猛喝下去,清凉爽快。或者干脆下到井底,用手捧起井水,喝足后,再爬上来,心满意足跑到教室上课。

学校的设施是很简陋的,一块木制的黑板,十几张长桌长凳,是每间教室的标配。讲台上还有一张桌子,放着黑板擦和粉笔,写到最后的粉笔头,被老师很好地保存下来,如果发现谁在开小差,谁在恹恹欲睡,粉笔头就会准确地落到那个同学身上。多少年后,我都还在怀疑,老师是不是受过这方面的特殊训练,不然,怎么会那么精准呢?

老师是严厉的,也是慈祥的,罚站但不会让你站太久,批评但会掌握分寸,给你留足面子。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个教师往往要身兼数职,既要上语文课,又要上音乐课;既要上数学课,又要上体育课;个个都是“全能型”教师。有些教师上语文课普通话咬音不准,有些教师上音乐课“五音不全”,也就在所难免了。但是,时至今天,我们发现我们的普通话还不错,交流不存在障碍,在公众面前高歌一曲,也没问题,老师并没有“耽误”我们。相反,老师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却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难以忘怀。

上学的路上,一年也有两个较冷清的时候,就是暑假和寒假,农村学校还有一个星期的农忙假。放假期间是不用去学校的,因为不用补课,当年也没有补课的概念。只有作业没完成或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留下来,补做作业,这样的“补”是一件很不光荣的事,回去之后,还要被父亲严厉地批一顿。

那个时候,对父母、对老师都是又敬又畏,接受的教育都是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敢有太多的叛逆,在我的印象中,那个时候没有“叛逆期”这个概念。

虽然物质很匮乏,但快乐来得很容易,玩一块泥巴,追一群小鸟,都可以让我们高兴好一阵子,所谓的“抑郁症”跟我们无缘,那么多可以让我们高兴的事,实在难以抑郁起来。

被老师严厉批评,被父母痛打一顿,是常有的事。上学路上,跟同学吵架,甚至打架,也是常有的事。面对这些“打击”,无所谓,鼻涕一抹,继续努力,争取少挨批评。至于挨批了,想不通,想死想活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好玩的东西那么多,生活那么美好,根本无暇想这么“深刻”的事情。

时过境迁,现在的上学路上,情景已大相径庭了,送小孩上学的车辆一辆比一辆好,家长“保驾护航”一直到学校门口,还不放心,再目送小孩,直到孩子消失在视野中。有些学校还挺有人情味,安排老师在校门口列队欢迎学生返校,场面挺感人的。

时不时会听到某某学生因被家长或老师批评,想不通,跳楼自杀的新闻。多美的一枝花,正在含苞待放时,却中途凋谢,太可惜了。只因区区几句批评就放弃生命,实在难以理解。

每每听到这些不好的消息,我都会想起小时候上学的路,除了肚子没吃饱,还有赤脚走路有点痛之外,为什么上学的路上,快乐总是来得那么容易呢?

偶尔回趟老家,会重走小时候上学的路。当年的泥土路已变成了水泥路了,上学路上,走路的小学生很少,大都被父母直接用车送到学校了。再也看不到赤脚上学的学生了,再也看不到穿着破衣服上学的学生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高兴见到这些变化,感慨之余,祝愿上学路上,快乐永远和孩子们相伴……

    上一篇:袁梦诗四首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