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悬浮,从此凌空舞蹈

——评陈崇正小说《悬浮术》

2023-09-18 16:21:50 来源:

■蔡华建

呼吸鼓胀了我的胸腔,悬浮起我的心成了一朵云,在空中,我看见自己的阴影,就有了对自己的一点失望。记忆被重新剪辑,被风吹成任意的形状,我更愿成为一块悬浮在空中的石头,从此凌空舞蹈!

当我读完陈崇正的《悬浮术》时,感到我的时空都被重新剪辑,我开始可以与天空、云朵、大地、石头、小草等一切物体进行更高文明的语言对话,我仿佛也像主人公一样被植入了“虚体鹦鹉螺”,有了能采集到生命故事的超能力。这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交易。

从小说中,我看到和作者共同生活的这个城市——广州的许多影像,外语学院、隧道、同和路等,让我感觉这是一部写实作品。但显然,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的想象力让人脑洞大开,无人驾驶技术、实体虚拟人、固体人文明等,这些超越现实的科技瑰丽想象,给我们造就了一个未来可能的梦一般的世界。可以说,这是一种技术异化的当代寓言,或者说是科技可期的预言。

科幻小说,不只是幻想,它常是以人类现有的视角思考未来的发展,我们面对着这种可能,如何做好当下,连接未来;如何面对现实,利用科技;如何认识存在,辨识虚无。最终,我们将成为如小说中曲黛灵一样的人物,请不要叫我预言家,“你们还是叫我哲学家吧,因为世界因认知而存在”。人在未来,才能从“我们”抵达“我”,才不被剪辑了时空,能“却顾所来径”,找到我们的来路与出路。这是陈崇正以科幻、以文学的形式,完成对哲学问题的思辨与回答。

小说中有一块钟秋婷从落梅山带回的石头,“这是一块可以悬空飘浮的石头”,还有一块伴随曲黛灵出场的石头,“一块悬浮的黑色石头永远飘浮在她的面孔与镜头之间,刚好完美遮挡了她的脸庞……这样一块违反万有引力的悬浮石块,竟然是实物,而且在放大以后也可以看到石头的纹路,甚至还能在石头上发现一个凤凰展翅欲飞的图案”。

这块石头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是现实世界的什么?又是什么让它可以悬空飘浮?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推演的关涉未来的诸多科学幻想,不确定的未来与现实沉重并存,“悬浮”状态的人们如同身处旋涡之中,向上是飞行的欲望,向下是贴地负重的凝思。上升与下沉的交汇中,一股灵逸之风飘荡其间。而现实中,我们会发现,科技并没有让人类变得更好,至少没有想象的好,相反,却造成了对人类的全方位反噬,普通人在科技面前,有一种恐惧,对自身的命运毫无把握……我们就是这样一块石头,悬浮于高空中,承受着自己并不知晓的宿命般的命运摇摆,还可能完美地遮挡了别人。但是,我们需要悬浮和飘浮。

首先,作者让陈星河说出自己的理解:“能确定的是,悬浮应该是飞行欲望的凝结……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确定是多么不容易,人类是那么容易就迷失了,那是滑落的飞行,远不如凝固的悬浮来得保险。然而谁又曾想到,即便悬浮不动的太阳,也是在高速飞行的,率领着它的星星,飞向更远的地方。”接着,作者借袁子叙的口吻说出:“飘浮,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也是每个人人生的本质。生而飘浮,死于散漫,而人生的根无处寻觅。”又借钟秋婷的语气,道出飘浮于人的意义:“它成为我的秘密,我是一个凌空舞蹈的快乐女王,跟我在一起吧。”这句话正是对应着全书最后的一句话:“人类探索宇宙没有任何目的,探索就是意义本身。”这使小说文本在叙事上、思想上达到统一,也昭示出小说的精神核心,那就是对存在、对人本身的关注、思考与关怀。小说取名为《悬浮术》,正是作者对科技与人类关系在轻盈的悬浮飞行背后的深沉哲思,也是对人类精神状况总体性的概括与指向。

通过陈崇正的《悬浮术》,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巨大而隐秘的现实南方,这里草木葱茏,人群涌动,只有拨开悬浮的泡沫,才能看到里面包蕴着巨大的现代性和当下性,看到它反映出的现实,尤其是科技对现实的作用,也才能看到他写的南方之所以称为南方的那些长期主宰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既是这本小说的社会意义所在,也是相对于北方而言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的一支文学幻想曲,是“新南方写作”的大收获,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珍贵成果。

愿每个人都去一趟美人城,最终成为那块悬浮在空中的石头,从此凌空舞蹈!

    上一篇:小桥流水人家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