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杜鹃花语
■朱美仙
上世纪90年代初,年少的我怀揣美丽的梦想从偏僻的小山村来到河源师范学校求学。周末,家住市区的同学带着我们去公园游玩。我小心翼翼地跟着大家,生怕走散了。走着走着,一簇鲜艳的花丛吸引了我的目光:无数朵浅红、深红、紫红的花苞,密密匝匝地铺满了整个花丛。啊,那如火一般热烈的红,是我从未见过的。那璀璨的色彩点亮了整个公园,驱散了我内心的拘谨与忐忑。
“这是簕杜鹃,槎城到处都有。”同学一边拉着我往前走,一边侃侃而谈。“河源是纯客家地区,因为新丰江穿城而过,所以又叫槎城,就是小竹筏的意思。簕杜鹃遇土即生、粗生易长、枝干带刺,就像随遇而安、聚族而居、善于自我保护的客家人一样,因此深受河源人民喜欢。大道旁、新丰江畔,甚至很多居民的院子里、阳台上都种有簕杜鹃。我母亲就在天台上种了两棵……”啊,簕杜鹃原来有如此丰富的意蕴。从此,这饱含深意、与客家文化紧密相连的簕杜鹃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回到学校,我惊奇地发现教学楼前就有一簇茂盛的簕杜鹃。湛蓝的晴空下,簕杜鹃旁若无人地盛开着。那潇潇洒洒的花簇,那如火如荼的艳丽,点燃了我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心。每天清晨,我早早来到教室,拿着英语书面向簕杜鹃大声背诵单词、语段、语篇,英语口语逐渐长进;暮色四起,我卸下一身的疲惫,和同学在簕杜鹃前开心地追逐、嬉戏,朋友情谊日渐深厚;月华如水,我怀揣青春的激情,和伙伴围着簕杜鹃散步、谈心,青春的理想乘着簕杜鹃的花香愈飞愈高。
学校图书馆门前也有一丛簕杜鹃。周末,我时常拿着刚借的经典名著坐在花下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思考。闻着簕杜鹃淡淡的清香,我第一次读到了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后来经过查阅资料,我得知杜鹃花又叫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而得名,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虽然古诗中的杜鹃花并非我所认识的槎城簕杜鹃,但是伴着“最喜杜鹃花烂漫,春夏繁枝无可攀”的优美诗句,随着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悲伤情怀,我对簕杜鹃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槎城的簕杜鹃,谢了春红,太匆匆。三年后,我完成学业离开了槎城,回到乡村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忙碌的工作中,簕杜鹃绯红的倩影渐渐淡化了。直到去年秋天我调到深圳工作,才又一次与簕杜鹃亲密接触。
开学第一周升旗仪式在运动场举行。同事们都穿着统一的校服,只有我和几名新同事穿着自己的衣服,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当同事们跟随音乐熟练地唱起校歌时,我只能看着冉冉升起的校旗发呆……站在异乡的土地,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伴着初来乍到的拘束,是我未能融入集体的尴尬与忧虑。升旗结束后,我好奇地沿着运动场走着。标准的空中足球场,崭新的塑胶跑道……蓦然,一簇鲜艳的花丛映入我的眼帘。
啊,是簕杜鹃!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初秋的太阳温和地照耀着簕杜鹃。那毫不掩饰、密密匝匝的花丛,那毫不胆怯、自信张扬的花簇,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的脑海迅速浮现出一簇一模一样的鲜艳花丛。那是30年前的簕杜鹃,在家乡槎城的土地上。
槎城与鹏城共饮一江水,同种簕杜鹃。那一瞬间,我的忧虑在簕杜鹃的明亮花簇中迅速消散了。
踏着自信的步伐,我微笑着走进教室,与学生一起上了“筑梦第一课”。学生们当堂书写了真诚的梦想,或做科学家,或做设计师,或做人民公仆……我也用主题演讲描绘了我的优秀教师之梦:我梦想有一天,我静静地站在孩子们中间,谈笑风生,游刃有余,风度翩然;我梦想有一天,我登上事业的巅峰,举目远眺,桃李成林,春色满园!怀揣梦想,我认真备课、上课,细心批阅作业、辅导学生……我的教学风格迅速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在扎扎实实的阅读、写作训练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日益提高。
一眨眼,冬天来了。鹏城的冬日温暖如春。周末外出,我惊喜地发现学校附近的体育馆、图书馆、中心剧院、中心公园、立交桥、马路边,或者门前、或者墙角、或者湖边、或者树下……目之所及,处处都种有簕杜鹃。
我信步走进图书馆。在深圳文化展览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簕杜鹃:簕杜鹃又称三角梅,属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藤状灌木,耐高温、干旱,抗贫瘠能力强,无天敌虫害,在稍偏酸性或稍偏碱性土壤均可正常生长;它绚丽多姿、激情奔放,体现了深圳的无限活力,代表着特区的繁荣昌盛,表现了特区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面貌,于1986年被选为深圳市花,与拓荒牛一起成为深圳文化的象征。
“越是干燥、高温的环境,簕杜鹃表现越好。”走出图书馆时,想着画展中的这句话,我忍不住又一次为簕杜鹃驻足。这是一种多么勇敢、坚韧而奔放的花啊!那鲜艳的花簇,不甘约束地越过栏杆、花圃,争先恐后地伸到走廊、路边,仿佛要和行人握手言欢,共享美好时光。“深红浅紫满山丘,开到夏来未肯休”“红花舒蕊迎风笑,绿叶丛枝任蝶翩”“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少年时代读过的那些吟咏杜鹃花的诗句,轻轻浮上心头。那深沉的诗意、缱绻的诗情,让我忍不住浮想联翩。恍惚间我又回到了槎城,回到了少年。
被簕杜鹃的诗情围绕着,我逐渐适应了深圳的环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教研工作中。我执教的数节教改公开课深受好评,我指导青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我辅导工作室学员申请市级科研课题成功立项,我带领研究团队精心撰写教学策略即将出版成书……看着校园里一群一群的学生,他们谈笑自若,意气风发。那自信的笑容恰如晚霞的柔光中一簇簇绚烂的簕杜鹃。
“最爱人间四月天,晚霞不敢比杜鹃。”真不愧是深圳的市花啊。那鲜亮如火、无拘无束的色彩,似乎在展示着青春学子积极进取、勇于追梦的情怀;那毫无隔阂、恣意张扬的花朵,似乎在昭示着深圳开放包容、热诚坦荡的胸怀。
从槎城到鹏城,从少年到中年,历经30年岁月的沉淀,那一刻我真切读懂了簕杜鹃的花语。那一刻我渴望自己也能变成一棵簕杜鹃,扎根生长、坚韧不拔、向阳开放、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