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我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

筑牢防线 守护未来

2025-10-24 11:25:51 来源:河源日报

b90241d454e164715b75dd0c324da631_hyrbs1024006_001_01_s.jpg

■市新河实验学校联合东源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演练,学生们学习使用灭火器。

■文/图:本报记者 邹茹玉

今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近日,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紧密围绕国际减灾日主题,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演练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安全、懂应急”的热潮,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宣传教育“多样化”

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防灾减灾,意识先行。我市各学校将宣传教育作为活动的首要环节,充分利用校园各类载体,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渠道,营造出“时时讲安全、处处学应急”的浓厚氛围,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市一小组织各班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师通过生动的课件、真实案例视频和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讲解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常见灾害的特点及应对方法。学生们聚精会神、踊跃发言,在思考与讨论中有效提升了对灾害的认知水平,将“安全第一”的种子植入了心田。

市第一实验学校则巧妙整合校内宣传资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教育网络。校园的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课间时分,校园广播站成为“安全知识小讲堂”,向全校师生系统介绍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该校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防灾减灾相关科普内容,形成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效应。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安全守护需求,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举行了消防安全培训。教职员工在安全指导员的专业指导下,学习灭火器使用方法并逐一进行实操演练,切实提升初期火灾扑救和应急处突能力,为幼儿安全增添保障。

实战演练“沉浸化”

真正提升应急能力

围绕“练为战、防为重”的理念,我市多所学校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灾情,着力锤炼师生在紧急情境下的快速反应、科学疏散和自救互救能力。

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堂“沉浸式”安全教育大课。警报响起,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弯腰低姿、用湿巾捂鼻,沿预定路线迅速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演练结束后,消防员现场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技巧。该校还设计了“灭火接力赛”环节,师生们在模拟“火场”中接力完成灭火任务,进一步熟悉了灭火器材使用方法。

市新河实验学校联合东源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项演练,力求用真实体验让安全意识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演练分为实战疏散、立体教学和演练总结三大环节。师生通过演练学习了火场逃生、疏散避险等技能,现场还模拟了有人员被困的情境,消防和医务人员迅速联动,演示了破拆、搜救、伤员固定转移及现场急救等完整流程,让师生对应急救援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随后,消防战士还为师生们带来了灭火器操作和消防防毒面罩佩戴等实战教学,学生们上阵实操,确保把每一项应急技能都“学到手、用得上”。

隐患排查“常态化”

织密织牢安全防线

安全在于防范,防范始于未然。我市部分学校也将目光聚焦于校园安全的源头——隐患排查,将其作为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延伸内容。

市博爱学校开展了一次“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由学校后勤、教务、政教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专项检查小组,深入教学楼、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针对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切实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持续深化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细化各类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推动应急疏散演练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气象等部门的联动,引入专业力量指导学校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精准防控,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专业水平,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一篇:以赛促练筑牢学习根基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