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和平县浰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
巧笔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行驶在省道512线,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掩映,各种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夜幕降临,道路两旁的路灯一盏盏次第亮起,柔和明亮的灯光不仅照亮了过往路人前行的道路,更温暖了周围村民的心。
这是和平县浰源镇人居环境整治初显成效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进驻浰源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深入推进浰源镇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省道512线作为浰源镇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窗口”,经过整治后,道路井然有序,周边环境整洁美观。去年以来,工作队致力提升驻地人居环境,沿着省道512线两旁,通过建设人行道、安装太阳能路灯、种植绿植、设置宣传标语和围栏等方式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并进行广泛宣传,加强环境美化绿化,推动群众自主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得益于此,省道512线周边环境焕然一新,为村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为提升浰源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工作队积极推动建设了占地近800平方米的浰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妇女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室、文化艺术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了党建、文化艺术、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可服务全镇近3万群众、1500名学生。”工作队联络员邹芷怡表示,工作队还以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组建浰源镇广场舞队、浰源镇民乐队、浰源镇志愿服务队,开展浰源镇四点半课堂,极大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工作队还积极组织镇村文艺积极分子在各村、学校常态化开展惠民文艺汇演,并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服务和志愿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农村志愿服务氛围。
“民生无小事。”邹芷怡说,把民生实事做好,用心服务好群众,是每一名工作队队员最简单的想法和目标。
(本报记者 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