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只争朝夕勇毅前行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笃行实干再建新功

2023-04-17 09:38:51 来源:河源日报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令河源广大党员干部欢欣鼓舞、倍感振奋,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他们纷纷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河源力量。

加快“融湾”“融深”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指出,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当前,河源正举全市之力加速“融湾”“融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把准了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脉搏,开出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良方。”市委改革办协调科科长冯志紫表示,他将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积极推进今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在河源落地落实;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改革攻坚项目,着力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扎实推进民生“微改革”,以“面对面”机制2.0版本为契机,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着力解决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我市创造型引领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为河源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市工信局工业园区科科长张文忠表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参与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工作,强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整合各项资源,支持全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提升园区产业发展能级,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助力我市承接好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转移项目,推动园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廖小云表示,将根据市里统一部署,主动做好交通项目谋划建设工作,全力推进梅龙高铁、长深高速改扩建和龙寻高速公路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力争河紫高速年底开工建设;积极开展深河高铁、河揭高铁、河惠汕高速公路等项目的规划研究工作,争取更多交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打造“河美公路、路通万家”品牌,推进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道互联互通,实施县乡公路提档升级。通过这些举措助力河源加快构筑“米”字形综合对外通道格局,打造全域全面“融湾”“融深”的“水陆空铁”高效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多次强调要重视加强自主创新,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科技局实验室与平台基地科科长袁贵兰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参与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分支机构、省实验室分中心等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争取承担更多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突破,加快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河源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黄堰表示,将围绕园区和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扎实开展“最后一百米”的调查研究,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全力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创新平台发挥作用,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创新成果产出能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河源市数字经济协会会长郭思远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国移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主力”三个主力军作用,发挥移动云网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集成能力优势,通过数实融合推进制造业当家在河源高质量落地。同时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培育数实融合人才,协助政企校及机构搭建技术开发合作共享平台,以数字赋能河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想转化为发展成效?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铆足干劲、苦干实干巧干,为河源培育打造“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市招商发展局局长温敬强表示,将聚焦“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引进一批强链扩链型、集群配套型、龙头基地型企业项目,助力我市加快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围绕“月月有招商、季季有动工”工作目标,聚焦精准招商,强化以商引商、以链引商、驻点招商,努力探索招商新模式,谋划举办电子信息产业、先进材料产业、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等市内主题经贸活动;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壮大招商引资“海豹突击队”队伍,深化应用工业类招商项目“挂图作战”服务、招商项目“首席服务官”等制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

江东新区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杨万祥表示,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配件和医疗健康等五大产业,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盯总部企业、产业链、专精特新等领域,开展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对接会,采取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以链引商、联合招商等模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饮料有限公司无菌制造科科长叶子杰表示,将不断提升产业工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加快打造一支技能过硬的人才队伍,助力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断完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和质量水平,以实际行动为河源现代产业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统筹:梁驱远  ■撰文:本报记者 方新苗 梁驱远 陈思芬 杨宝如 张平 雷宇烁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