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拥有两大优质工业平台,已成为河源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两个百亿级产业园加快建设 “四大”主导产业加速聚集
■蓝塘产业新城蹄疾奋进,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速推进,好项目、大项目抢滩布局。
■紫金正在全力打造蓝塘“智”造百亿级产业园,初步形成以金盛兰优特钢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园。
■春米六智能科技(河源)有限公司位于紫城工业园,生产车间内一线工人紧张有序作业,一片忙碌景象。
■紫城工业园首期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产业项目已布满,园区二期建设加快推进中。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当前,全省上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抢时间、抢机遇,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去年底,紫金县在全市率先召开产业发展大会,签约、动工一批优质项目,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和招商引资贡献人物,推出扶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黄金“30条”,拿出真金白银全方位支持三大产业做大做强,掀起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新热潮,成为各方投资热土。
紫金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辐射带动的第一圈层,是河源唯一拥有两大优质工业平台的县区。去年以来,紫金县深入落实河源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工作部署,按照县委“12345”总体部署和“六个聚力六个共享”具体安排,坚持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聚焦工、农、旅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四大高质量发展平台(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县城城南新区)建设,围绕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园”的目标,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项目落户投产,把项目进度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把产业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奋力推动紫金县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加快把紫金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融入服务先行地、产业转移优选地、休闲旅游目的地。
■组稿:
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坚持制造业当家 全力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园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园作为建立产业集群和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载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加快振兴发展、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紫金提出,坚持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坚持“工业立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的发展思路,推动一、二、三产齐头并进、融合发展,致力打造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蓝塘“智”造百亿级产业园,建设成为“双区”产业转移优选地。
当前,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两个百亿级产业园加速发展,不仅推动紫金工业经济较好发展,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紫城工业园建设成效显著。紫城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8.2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2.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产业项目已布满,公共配套区孵化厂房、公寓、宿舍、商业街、市民广场已建成投用。二期6平方公里的中部片区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总投资18.8亿元的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含安置区)项目正扎实推进中。预制菜产业园、楼宇产业园和冷链物流园、电商物流园顺利筹建。截至去年底,紫城工业园累计引进落户项目63个,合同总投资185亿元,建成投产企业34家。其中,电子电器企业超过30家、在建项目15个。
蓝塘产业新城蹄疾奋进。蓝塘产业新城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底,首期6.68平方公里已完成用地征收5平方公里、场地平整2.5平方公里,蓝塘产业大道、南环路等园内道路和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项目加速推进,省级产业园申报稳步推进,以新电子、新材料、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以金盛兰优特钢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园。2022年新引进工业项目36个、合同总投资249.6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有意向入园项目47个,总投资额193.3亿元。
同时,新制造产业再添新动能。去年,蓝塘产业新城成功引进由8家企业组成的先进制造业抱团项目,总投资额56.62亿元,预计年产值52.5亿元,年缴税收2.33亿元。
培育产业集群 “四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紫金着力抓项目、强招商,产业集聚态势逐步凸显,经济发展动能有效激发。
去年以来,紫金始终把稳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发展向项目聚焦、工作向项目发力、资源向项目集聚,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三角产业在省内有序梯度转移机遇,围绕新电子、新材料、新制造、水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突出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及抱团发展项目的引进和培育。
当前,蓝塘新材料和蓝塘“智”造两个产业集群、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中,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近3年来,紫金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2家,税收年均增长超13%。其中,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税收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1.3倍;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家,占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总数的23.2%,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
此外,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引进怡景矿泉水公司投资16亿元,在紫金县水墩镇建厂设立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9亿元,年上缴税收6000万元;紫金与深圳立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将在矿泉水资源开发、康养旅游、健康食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2023年目标】
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
去年以来,紫金以抓工业发展的决心,大抓农业、文旅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三大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出实招、出硬招。2月15日,紫金召开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研究部署做好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各项工作,组建工业产业、农业产业、文旅产业3支专业招商引资小分队,并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全域、全产业链招商,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到位、取得成效。
近年来,紫金县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战略,主动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融湾”“融深”步伐,全力“造平台、强招商、促项目、优服务”,工业经济发展保持较好态势,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2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经济总量在各县(区)中实现前移一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18%、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4.9%、81.8%、7.9%、62.9%,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紫金县经济运行平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全市前三位,第三季度跃居全市第一,展现了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
2023年,紫金坚持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狠抓实体经济,毫不动摇推进工业立县,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力争引进一批超亿元项目,进一步壮大“工业家底”。
着力抓好工业平台扩容提质。加快紫城工业园二期和蓝塘产业新城开发建设,推动楼宇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园中园”加快建成投产,强化功能配套,提高亩均效益,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着力加快省级产业园申报,全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强链补链行动,进一步加快紫城电子信息和蓝塘新材料、新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非金属材料产业园,全力支持天高矿业公司上市。
着力打开招商引资新局面。加快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创新招商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以上。
着力加快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县领导同志牵头联系项目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动工、快投产、稳达产。
着力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加快推动水墩镇水产业园项目动工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园规划建设,厚植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