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以项目落地建设为牵引
打好经济发展组合拳
■和平县盈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广东显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部装有五个摄像头的光学筛选机正在马不停蹄地筛选残次品,以保证出品质量。
■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
核心提示
阳明古郡春意浓,大地蓬勃幸福来。
看产业,优质项目在和平落地有声,乡村产业发展势头正盛。
看服务,“一企一策”优化营商环境,逐渐丰沃的土壤吸引企业进驻。
看环境,推门见绿,移步入画,和平县正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奋力打造绿美和平“实景图”。
今年以来,和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百千万工程”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和平县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奋斗姿态,全力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举全县之力发展实体经济。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6亿元,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实际利用投资等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平以推进“百千万工程”激发县、镇、村的万千气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优化服务】【招商引资】 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和平县东连龙川,南邻东源,西毗连平,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古称它是“联络闽广,带控龙南、安远,要害之地”。随着赣深高铁、京九铁路、粤赣高速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南北,县内国省道、“四好农村路”等路网快速发展,形成了内连外通的综合交通路网,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如今的和平已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已成为内陆连接“双区”的便捷通道、“双区”进入内陆的枢纽门户。
今年以来,和平县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已赴3省7市开展招商引资16次、对接走访企业(商会)74家次;和平(深圳)制造业企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产业共建开启“反向飞地”模式;成功举办春季经贸活动,实现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63.35亿元,已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7个;动工项目12个,投资总额31.18亿元;投产项目10个,投资总额30.47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动工、投产,为和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一季度,和平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亿元,同比增长3.6%。
道路宽阔平整,厂房错落有致,入园即见绿。走进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清新优美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园区内的学校、医院、高档小区、大型商超、酒店、文体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产城融合发展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和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位于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涉及阳明、大坝两镇,占地面积约1815亩。项目由和平县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投资开发,总投资额6.5亿元。目前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已获得路网建设指标68亩,其余工业建设用地规模与指标、用林指标等已分批次上报待批,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于4月正式动工,计划于2025年3月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250亩工业建设用地,将有效扩大和优化县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大大提高接纳制造业企业的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优质项目加快落地、集聚发展,成为推动和平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和平)国际固态锂电池材料科技产业城项目于2月签约落户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总投资15亿元(首期项目),占地面积约6.1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固态锂电池材料产业研发生产车间厂房、配套研发实验中心、综合办公大楼、项目与产品展示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及生活配套中心等。目前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可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以上,年创税收5000万元以上,吸纳劳动力300人以上。
让项目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当前,和平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大力推进园区北扩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土地资源储备充足,拥有产业孵化、电子商务中心等服务平台,以及工业污水处理厂、电镀污水处理车间等环保设施,金融、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一应俱全,供水、供电、供气实现全覆盖。
和平县正大力推进园区开发、扩园增效,电子信息产业园1815亩征拆、水产业园筹建等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大力开展园区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清理行动,已盘活用地约20万平方米、清理厂房7.13万平方米;抢抓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窗口期,深入实施园区企业用工保障计划,累计举办5场大型用工招聘会,城镇新增就业821人;实行县领导挂钩重点企业责任制,采取“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实行项目代办、首席服务官制度,由县“代办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一窗对外、协调相关、全程督办、限时办结、无偿服务”要求,代为办理企业注册、投资立项、规划设计等项目建设直至投产运营所需办理的全部行政审批手续完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一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亿元。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正逐步改善。
【协作共赢】 福和携手共探“双向奔赴”
如果把福田与和平比作徐徐展开的画卷,一卷是熙熙攘攘的都市风情画,一卷则是日出破晓的烟波山水图。如何共通、共融和共进?如何开启“双向飞地”模式,从“珠三角的后花园”一步步成为“双向奔赴”的产业协作伙伴?和平县正在多措并举地探索。
福田区是深圳市行政、金融、文化、商贸和对外交往中心,从最初的华强北,到位于上梅林的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再到如今的深港国际科技园,福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十分值得和平借鉴。
和平县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广阔空间,发展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前景广阔。作为联通南北的粤赣通衢,和平背靠内陆地区强大的内需市场和丰富的资源,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随着“你来我往”的“双向飞地”蔚然起势,福和携手共进、共创共赢的画卷即将展开。
4月23日,和平(深圳)制造业企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意味着以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标志的“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转变,深和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将凝聚起携手同行的强大合力,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助推更多项目落地见效。
走进和平县盈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或奔走于生产线上,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显示屏,有的操作机械转运货品,有的驱动叉车穿梭于仓库,数百名员工轮班转,人歇机不停。从生产线上生产出的产品,将被送往晨光文具、阿尔卡特、飞利浦和西门子等合作伙伴。
该公司由深圳市盈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于2014年5月落户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生产高端电话机、银行支付系统终端等电子产品。该公司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合同投资总额3亿元,于2014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竣工投产。2018年2月,该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二期工程,2019年3月建成投产。2022年,该公司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税收188万元。今年,该公司新增3条生产线,扩招员工150人,现有员工530人。
【立足生态】 以生态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走进地处九连腹地的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千山苍郁,万木葱茏。远古的河源地区非常适合古动物和古植物生长。在南湖村,成片的古桫椤保护完好,据专家估计,其生长年龄在430万年以上。古桫椤是中生代恐龙的食物之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和平亮丽的名片。为保护优良生态,和平县将位于阳明镇大楼村伯公坑的古树森林公园打造成古树森林公园综合性示范点,实施古树修复保护13株、低质低效林优化提升410亩、封山育林提升1940亩、打造樱花园100亩、建设森林绿道1600米,打造成为观光、旅游、科研和城乡绿美一体化的高质量综合性示范点。
粮食安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为抓牢粮食安全,推动农业有序生产,和平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土地流转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月坑、桂陂头两个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已完成81.7%,约四成设施已投入使用。
立足于优良生态,和平县加快推进“六个十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建设,持续壮大丝苗米基地规模,已规划建设覆盖10个镇的“十万亩”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贝墩腐竹产业园已建成投产,合水腐竹产业园正加快建设,预计6月可投产;南粤福和油茶企业已竣工,待省验收后可投产。春耕生产顺利推进,蔬菜、茶叶种植面积、产量稳中有升,特色盆栽产业增幅较大(同比增长215%)。一季度,完成农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3%。
此前,和平县先后于2018年、2020年和2022年成功申报猕猴桃、腐竹和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自申报成功以来,和平县猕猴桃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在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和平县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猕猴桃果品的集散地,也是国家猕猴桃生产联合体16个成员之一,猕猴桃产量占全省90%以上。
【激活市场】 文旅赋能推动消费畅旺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和平文旅市场强势复苏,各旅游场所游客接待量呈现井喷态势。位于和平县热水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热龙温泉接待游客13092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04.7%。
4月28日至5月3日,和平县共接待游客92936人次,同比增长586.59%,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567.73%。
今年以来,和平县积极抢抓旅游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举办“温泉之都·和平有约”河源客家文化旅游周(温泉节)活动,“醉美客乡·绿色和平”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林寨古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发动A级旅游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优化提升百盛广场、坚强百货等商贸旺地,打好刺激消费“组合拳”。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317.2%;完成社消零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7.9%。
【创新机制】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自省委、市委部署“百千万工程”工作以来,和平县迅速成立指挥部,找准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力点,探索建立“123”工作模式,即:构建“1个体系”(工作体系)、制定“2份清单”(县、镇两级重点任务清单)、建立“3项机制”(周督导、月调度、季亮灯),并立足各镇、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提出“发挥县城优势、突出镇的特色、盘活农村资源”的工作思路,协调各方,统筹发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力推进。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富县兴村必先强镇。当前,和平县正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镇一特色”,以镇为纽带,助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和平县礼士镇逐渐成为市民和游客旅游的好去处。春天,澄心村虎竹嶂梯田花海的樱花竞相绽放,走进梯田花海,漫山遍野的樱花争奇斗艳。夏天,游客可在下涧村、澄心村、三联村漫游荷塘,采摘莲子。当前,该镇正大力推进鲤鱼山体育公园开发和美丽圩镇建设,不断提升镇域公共服务品质。
东水镇围绕“两江四岸”的重点目标加大乡村振兴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美丽圩镇、东江画景、大坝古村落等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结合各村特色资源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民宿,一、二、三产融合休闲娱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在项目中开发实实在在的富民兴村产业。
热水镇研究确定了以美丽圩镇为中心,以热龙温泉度假村、蝴蝶峰生态旅游度假村为两大发展引擎,以打造康养福地、民宿基地、农旅高地、禅宗圣地的“一心、双引擎、四地”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思路,特色小镇建设持续稳步推进,温泉康养产业呈现喜人复苏态势。
■组稿:本报记者 雷宇烁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