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登台唱“主角” 竞标争先显身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乘势而上,续写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昨日召开的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对河源新阶段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会上,龙川县、河源国家高新区等县区主要负责同志纷纷就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工作亮出“实招”,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竞标争先、各显身手。
在推进“双向飞地”上
跑出加速度
探索推进“双向飞地”是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创新之举。在这方面,龙川县率先走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从意向合作到落地揭牌,仅用2个半月就建成了全省首个“反向飞地”园区——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非常值得其他县区学习借鉴。
龙川县委书记刘力表示,龙川目前“4+1”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建筑工业、应急与节能、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均为转移企业,其中深圳转移企业40家,占比33.3%;其他珠三角城市转移企业64家,占比53.33%。随着龙宝科创中心揭牌运作、高铁新城超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龙川打造“双向飞地”合作模式正式迈入新阶段。接下来,龙川将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力争上游、争创一流,深化打造“双向飞地”合作模式,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刘力表示,“反向飞地”方面,在龙宝科创中心首期3.9万平方米基础上继续推动超6万平方米的二期建设,支持龙川龙头企业在科创中心设立研发基地、企业总部、招商平台,用好珠三角地区的科技、人才、信息等产业资源,协力打造“前店后厂”“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产业转移模式。“正向飞地”方面,按工业上楼的规划思路,在高铁新城建设第一期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招引高水平运营管理团队进驻,让新招引的珠三角地区企业“拎包入驻”。
全力招引重大项目
及专精特新企业
河源国家高新区是我市产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今年以来,河源国家高新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取得良好开局。1—2月,新签约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47.9亿元;新动工项目7个,新投产项目5个。
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世文表示,高新区将全力扛起主战场、主阵地的责任,以争的勇气、抢的劲头、拼的姿态,全力以赴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各项工作,加快打造千亿级国家高新区。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大力度,全力招引重大项目及专精特新优质企业。首先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产业布局,围绕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攻坚引进布局性、细分领域龙头及专精特新等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超10亿元项目3个以上,新引进细分领域龙头项目及专精特新企业5个以上;其次,瞄准产业转移趋势以及产业新赛道,着力以京泉华、禾望等电子能源项目为牵引加快上下游项目引进,今年新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15个以上;第三,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攻势,创新实施“四比四看”(比外接频次,看工作热度;比项目策划,看专业程度;比项目信息,看质量高度;比签约数量,看拼抢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全年新引进超亿元项目3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