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龙川县大力实施“千名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乡”聚千年古县 “贤”绘美丽龙川

2023-04-03 09:21:28 来源:河源日报


■龙川乡贤刘绍柏返乡投资创办的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为家乡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

■龙川县召开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乡贤们共聚一堂、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核心提示

颁授“杰出乡贤”“荣誉市民”奖牌、现场举行税收返还仪式、乡贤返乡投资当场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13亿元……3月31日,龙川县召开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来自五湖四海的龙川乡贤,怀着游子思乡情、赤子桑梓情、骄子创业之情回到家乡,共聚一堂、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乡贤润桑梓,同心谱新篇。龙川县委书记刘力表示,这些年龙川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刘力寄语广大乡贤与县委、县政府携起手来,在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浪潮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同谱中国式现代化的龙川篇章。

筑巢引凤添动力,乡贤回归助振兴。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的召开,掀起了龙川乡贤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和返乡创业的新热潮,进一步凝聚了乡贤力量、激发了乡贤支持家乡建设动力,为推动龙川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汇聚强大的“贤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平台全覆盖 全面凝聚千名乡贤力量

“家乡是福地,龙川是我们投资的沃土,现在龙川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比我回来时好太多了!”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龙川县杰出乡贤刘绍柏在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上分享了他在家乡投资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15年经历的同时,呼吁乡贤返乡投资发展。

龙川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以及韶关等地市均设有龙川同乡会(联谊总会、商协会),龙川乡贤在政界、商界、学界、文化体育界等领域成长了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杰出楷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龙川县大力实施“千名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推动在24个镇及315个行政村建立乡贤联谊组织。目前,全县24个乡镇已基本完成乡贤平台建设,全县共有登记在册乡贤超1700人。同时,该县每个镇都成立乡贤联谊会,每个村成立乡贤平台,可以更好地凝聚乡贤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据介绍,各镇根据本镇的乡贤情况,在乡贤联谊组织内分设建言献策“智囊组”、产业扶持“致富组”、纠纷调解“和事组”、乡风文明“督导组”、公益慈善“志愿组”、助学兴教“助学组”、送医便民“医卫组”等,并推荐威望较高的人士任本村乡贤平台的组长。

乡贤联谊组织成立后,可以参与调解矛盾纠纷、乡风文明建设等群众性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也可以以乡风乡情为纽带,加强与在外成功人士的沟通联系,引导他们实现感情回归和经济回归;还可以依托外来优秀人才的先进理念和资金技术,为乡村建设助力。

同时,龙川开展系列活动,发挥乡贤的优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牵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活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招商活动,让当地优质产业资源“走出去”,把人才、资金、商业等资源“请回来”。

桑梓情深  乡贤反哺家乡建设发展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龙川的每一次大发展、大跨越总是凝聚着包括乡贤人才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

龙川县黄布镇宦境村是一个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并取得实效的行政村。这个曾经落后的偏远村庄,如今村道干净整洁,河堤两岸花红树绿,小公园、小菜园里生机勃勃,一栋栋民居有序散落在山脚下,一个美丽的村庄呈现在眼前。

在宦境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公告栏旁,有一个功德榜,上面一排排的名字记录着乡贤和村民为改善宦境河作出的努力,为村“一江两岸”作出的贡献。

“除了政府的配套资金,乡贤捐款700多万元,把宦境河治理好,为家乡父老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该村村干部黄富港说,经过清淤、筑堤、美化等,曾经易发生水患、又脏又乱的河道“改头换面”,行洪畅通再无水浸村的现象,“一江两岸”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在这个小村庄徐徐展开。

说起乡贤助力乡村振兴,黄富港如数家珍,除了修路,村里的乡贤还筹集了500万元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奖教奖学,每年向考出好成绩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力学生读好书、学成才。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来到黄布镇松洋村。由该村乡贤捐款建设的网红打卡地——霍比特小屋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富有童话特色、错落有致的霍比特小屋,幻彩流光的长廊,充满童趣的游玩设施,游客随手一拍就是梦幻童话风,高颜值的相片就在朋友圈刷屏。

“黄布众多杰出乡贤虽生活在外、创业在外,但是情系黄布、根植黄布,心系桑梓,惠助民生。”黄布镇党委书记黄玲玲说。据介绍,近年来,黄布镇党委、政府深入挖掘乡贤资源,大力弘扬乡贤文化,通过“乡贤+”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近5年来,黄布乡贤为支持家乡建设发展,累计捐资超6000万元。

走入龙川一中的吴惠权图书馆,只见拥有2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里,随处可见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该图书馆由龙川县知名乡贤吴惠权捐款300万元兴建。在龙川县隆师中学,学生经常去锻炼的体育馆也由吴惠权捐款兴建。多年来,作为龙川首届杰出乡贤的吴惠权,热心家乡各项公益事业,10多年来,无偿捐资3000多万元。

走进龙川县鹤市镇文化广场,村民在广场里散步或锻炼、拉家常、话农事;孩子们或你追我赶,或围着健身器材玩耍;妇女们伴着韵律十足的广场舞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节假日期间,文化广场还可以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这个文化广场就是当地乡贤杜锦周等捐款建成的。

乡贤的助力,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刘力在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上提到,2022年,龙川全县315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实现了巨大变化,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发展,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位乡贤的辛勤关心和鼎力支持,我们家乡人民都记得清清楚楚,家乡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

乡贤返乡创业  推动家乡成投资热土

近日,记者走进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充满着现代化气息的工厂车间,生产着供应全球的电子产品。

2007年,刘绍柏积极响应并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和“乡贤反哺工程”的号召,怀着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在龙川县投资创办了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首家落户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先进制造业企业。

2007年至今年,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累计投资28.6亿元,累计创造营业收入252.4亿元,创造利润35.4亿元,纳税超15亿元,带动外出务工的龙川籍员工回乡就业,为当地提供6000多个就业岗位。

除了乡贤返乡投资先进制造业外,不少乡贤还返乡投资现代农业。在宦境村,由乡贤黄仕宁投资建设的葡萄园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宦境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展辉表示,葡萄园每年给村里分红2万元,其中1万元用于返贫监测,助力牢牢守住不返贫底线。黄展辉说:“发挥好乡贤力量和作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招。”

凝聚群贤之力兴产业,共谋乡村美好未来。位于赤光镇大洋村的绿油茶果树小镇是龙川县近3年来新增的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之一,是本地及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业态。该项目的投资者是回乡发展现代农业的乡贤骆东梅。他以“旅游+农业”的模式,带领村民从事油茶种植,走上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融合发展之路。

黎咀镇皮潭村乡贤吴琼也是返乡创业的乡贤。去年10月,吴琼夫妻二人在皮潭村投资开办民宿客栈,以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我经常向在外地的企业家朋友介绍龙川的区位优势、土地优势、生态优势,希望他们来龙川投资兴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乡贤谢文新希望,龙川县广大乡亲回到龙川投资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乡村振兴产业,为龙川的发展贡献乡友乡贤的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今天的龙川,发展基础牢固、发展态势喜人,宜居宜业宜游宜投资的热土,正展开双臂迎接全国各地人才和企业的到来。

在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上,举行了乡贤返乡投资签约仪式,签约落户的乡贤返乡投资项目8个,投资总额13亿元,涉及电子信息、现代轻工、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等方面。其中,志海精密配件项目、优选居五金制品项目投资总额均为3亿元;广东粮油食品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投资总额为2亿元。

据龙川县工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骆小龙介绍,目前落户龙川县工业园区的乡贤投资企业有25家,总投资额60.62亿元,2022年实现总产值50.88亿元、税收1.5亿元。

迎接乡贤归来龙川有温情有底气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陈荣在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上提到,民营企业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位企业家和乡贤立足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推进广东乡村全面振兴。他强调,龙川县委、县政府要继续为企业、乡贤和镇、村搭好平台,团结更多乡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尽责任、显身手、作贡献,把龙川“乡贤资源”打造成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

迎接乡贤的到来,龙川既有温情也有底气。2022年8月,龙川县印发了《龙川县千名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对在本地注册企业(本地缴税)参与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将年度每个企业缴纳县级税收总额按一定比例依法依规优先用于乡贤所在的镇村乡村振兴项目预算”规定。经统计,2022年度,地方税收返还总额达1091万元,涉及19个镇。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还举行了税收返收仪式,支持鼓励更多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同时,为了让乡贤能舒心、安心、放心地投资兴业,龙川正厚植创新创业的热土,从优良的营商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等方面,让乡贤找到归属感,让广大乡贤在龙川可以找得到记忆、记得住乡愁,更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当下的龙川,干部群众精气神好、干事创业劲头强、发展内生动力足,形成了‘想好就干、干就干成’的务实作风和‘力争上游、争创一流’的奋斗姿态,大家都一致看好龙川的魅力和潜力。”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上,刘力跟广大乡贤分享了龙川发展的“六大优势”,呼吁广大乡贤返乡创业。

人文底蕴深厚。龙川在秦初建县,2237年的发展历史从未中断,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近日,佗城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城正焕发新生机。

交通区位突出。古龙川为“三省咽喉、四州门户”,如今高速公路、高铁、国道纵贯南北、承接东西,现有1条高铁、2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还有华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龙寻高速公路今年建成通车,梅龙高铁明年开通运营,届时从龙川出发即可直达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生态资源优越。龙川是粤港重要的水源地、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级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河流水质、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全省前列;良田沃土多,矿产资源丰富且储量较大,森林覆盖率达74%;水资源充沛,还有珍稀的各种矿泉资源。

人力资源丰富。龙川户籍人口超百万,常住人口近70万,适龄劳动力31万人,中小学在校学生超11万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超34万人,一大批杰出乡贤、企业家心系家乡、长期支持家乡发展。同时,龙川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人数已超2万人,用工人数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4家,其中5000人以上的企业有2家。

产业基础厚实。农业有韧劲,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市第一,油茶、丝苗米、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工业有动力,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连续6年被评为省优秀园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建筑工业、应急与节能、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4+1”主导产业;消费有潜力,商业兴旺,红色革命遗址、风景名胜古迹、美丽宜居乡村等资源丰富。

政策利好频出。龙川是广东最早解放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如今迎来了乡村振兴、老区苏区振兴、城乡大建设、新型区域合作、北部生态区加快发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六大机遇”,中央和省、市已陆续出台一大批含金量非常高的支持政策,龙川是广东省支持力度最大的县之一。

“每一个优势都蕴含着新动能,每一个优势都孕育着新机会。”刘力表示,真诚希望各位乡贤、各位企业家常回家乡走一走,实地感受家乡的新变化,共享家乡的发展成果,希望更多乡贤、企业家积极投身回归大潮,回乡投资兴业、反哺家乡,与家乡一起携手共创新辉煌。

如今的龙川,正全力推进“千名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着力发挥乡贤在助力产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引领乡风文明、投身公益事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定会释放群贤共治的巨大效能,推进乡贤文化在龙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大乡贤将与百万龙川父老乡亲共同谱写新时代龙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组稿:本报记者 苏勇军  陈小玲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