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南社区以“党建+邻里共治”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精细化服务绘就居民幸福生活新图景

2022-11-25 10:08:54 来源:河源日报

de5ef9ad9cca35fec7e8382bef3f9e2f_1125003_001_01_s.jpg

■康乐路南社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文/图 本报记者 王亚娇

“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在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南社区万隆一品小区,创新开展的“四清单”服务模式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社区围绕服务群众、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党建+邻里共治’示范项目创建活动,积极推动社区各项事务发展,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康乐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浩平说。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康乐路南社区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新模式,打造“党建+邻里共治”示范点,通过筑“蜂巢”、引“蜜蜂”、造“蜂格”、酿“蜂蜜”等创建措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党员和群众共享“幸福蜜”,真正做到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切实打通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筑“蜂巢”引“蜜蜂”

全面向“服务型社区”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昨日,康乐路南社区在万隆一品小区召开宣讲会,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浅出的辅导解读。

“今天我们小区的党员都过来学习了。”万隆一品小区党支部书记曹丽春说,该党支部会定时开展学习活动,会同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及下沉到小区的党员开展政策宣传、邻里调解、协助疫情防控等工作,按照“四清单”模式开展服务工作。

筑牢党建“蜂巢”,多方引“蜂”入格,激发党员活力,展现服务新面貌。黄浩平表示,该社区以万隆一品小区为试点,开展“蜜蜂”队伍招募活动,把社区党员、干部、教师、楼长、退伍军人、国企退休人员、热心人士、青年团体招募进来,形成具有创建基础的“蜜蜂”队伍,同时充分调动“蜜蜂”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各项工作中。

昨日,记者在万隆一品小区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小区的“邻里小屋之儿童乐园”游玩嬉戏,现场笑声一片。不远处,老人们则在“邻里小屋之休闲乐园”下棋、闲聊,一派和谐景象。

黄浩平说,万隆一品小区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小区党员“楼栋长”工作小组,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实践点主任,党员楼栋长为成员,组织动员小区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小区治理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公益服务、信访调解等系列服务,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

今年上半年,该社区还推动永和市场商住小区成立党组织,与辖区内市场企业、物业管理公司及各职能部门深度融合,推动永和市场商住小区建设全面提升。

“我们小区有20多位孤寡老人,每天,小区的志愿者都会到老人的家里,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和需求,每个月还会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永和市场商住小区党支部书记吴碧城说。最近,该小区居民李叔因洗澡没有抽风机,志愿者们担心他洗澡发生意外,就帮忙买了一台抽风机并帮他安装好。

建“蜂格”酿“幸福蜜”

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我们让小区党员中有能力、有威望、热情高的居民党员担任小区党群服务站站长及志愿服务队队长,经物业管理公司、市场企业、居民代表推荐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共商共建共治为小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黄浩平说,社区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长工作小组”的党建体系,充分发挥区直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引导在职党员认领服务社区相关工作,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实现居民家中“点单”,党员干部线上“接单”,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翻开该实践点“点单”服务登记表,垃圾堆放处理、楼层渗水、不文明养狗等问题及时接单、及时处理的记录,一目了然。

昨日上午,曹丽春会同社区干部、物业管理公司一同到居民曾园君家里,查看楼层渗水修复情况。“今年雨季的时候就发现阳台墙角处长了点青苔,本以为是天气潮湿的原因,后来才发现是水管漏水。”曾园君说,之后她在线上将情况反映给业主服务中心,很快就得到了回复,“如今已全部修好,不会再滴水了”。

曹丽春说,她在了解业主反映的问题后,积极和曾园君楼上的业主沟通,对方也表示只要是自家防水问题,会负责维修。“作为一名党员,退休后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并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我非常开心,生活也过得更加充实。”曹丽春说。

“今年万隆一品小区文明实践点调解的邻里纠纷达50多宗,矛盾调处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达到99%。”黄浩平表示,接下来,康乐路南社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文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走深走实。

记者手记:

社区治理,让党员干部和居民共同唱“主角”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内在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务实行动。

来到万隆一品小区,能切身感受到居民生活秩序井然有序,这得益于小区内形成了以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积极配合,职能部门、“两新”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联动格局。同时,小区还设立了儿童乐园、休闲乐园、爱心乐园3个“邻里小屋”,为居民文化生活提供娱乐、健身、阅读共享空间,对增进邻里间的感情极有益处,呈现出文明祥和的良好氛围。

康乐路南社区筑“蜂巢”、引“蜜蜂”、造“蜂格”、酿“蜂蜜”等创建措施,打造“党建+邻里共治”示范点,为左邻右舍搭建沟通桥梁,增进小区居民的感情,打造和谐文明促邻里文化,形成党领导社区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党的二十大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完善基层治理,需要畅通居民诉求渠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建设还需要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唱“主角”,才能共同创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王亚娇)

百姓寄语:

社区干部朱艳玉:从群众反映和走访来看,社区通过“党建+邻里共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对社区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但由于各个小区生活环境等条件参差不齐,我们将更加关注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群体,同时呼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实现互帮互助。

居民陈苏芳:万隆一品小区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我在这住了10多年了,物业管理公司真诚为业主服务,管理到位。

居民邱丽芳:从广州回来河源工作已经4年了,在这个小区居住生活很开心。平时小区还会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邻里关系和睦。建议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推广至各家各户,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王亚娇)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