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十一条出台
力争实现全过程优化全链条监管全周期服务
■建设中的华源康药食同源产业项目。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将围绕十一条举措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分工,让项目更快落地、更快建设、更快投产。本报记者 刘昕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昕 特约记者 欧阳健 近日,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十一条出台,重点从基础设施配套、首席服务员制度、惠企政策、项目服务、审批权限等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现有各项政策,努力实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审批流程全过程优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企业发展全周期服务,让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成为农高区的金字招牌,全力推动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
提供全链条顾问服务
“在灯塔盆地,项目的洽谈、落地、审批、动工,均实现了领导干部‘一对一’挂钩机制。”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举措十一条紧紧围绕“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是当前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现有营商环境举措的“升级版”。举措重点从基础设施配套、首席服务员制度、惠企政策、项目服务、审批权限、信任筹建、保障用地、简化流程、金融服务、科技赋能、部门协商联动等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内容。
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核心区的华源康药食同源产业项目,总用地160亩,将建设结合传统酱酒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智能化红曲酱酒生产线,打造红曲酱酒完整的产业链。项目投产后,年产红曲酱酒1000吨,定向转化刺梨、食用菌等农产品定向生物转化产品1.6万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酒窖砌体,1、2号厂房桩基设备已进场,现已完成项目建设计划的30%。“项目从落地到动工,仅需1个月,预计新举措实施后,落地速度将更快。”上述负责人介绍,在首席服务员“一对一”的对接下,许多洽谈项目从有意向到动工建设都启动了绿色通道,实现“加速度”,该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十一条举措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各方联动协作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疏堵点、破难点、创亮点。
项目全面实行“四定”
根据十一条举措内容,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还将提供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全面整理和优化本系统本行业涉企业务办理流程,制定涉企业务办理指南;建立信任筹建机制,推行信任进场,实施“用地清单制”;简化报建审批流程,提供从项目引进到竣工投产全链条顾问服务,定制个性化报批流程,提供技术支撑,跨部门协调推进,最大程度提升项目审批速度,力争实现一站式审批服务;将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定期组织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鼓励入园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政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方面定制式精准服务。
记者了解到,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建立了“收集—分类—交办—反馈—督查”的闭环机制,在集中开展走访调研、召开企业和服务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后,通过召开项目推进周例会、政府投资项目暨专项债券申报研究部署会等方式,密切跟踪、及时了解重点项目动态,全力推进辖区项目建设,对项目全面实行“定目标、定进度、定措施、定效果”。截至目前,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核心区范围内引进落户项目9个、投资总额31.6亿元,其中动工项目6个、投资总额27.5亿元;正在洽谈项目18个,投资总额45.5亿元。正积极谋划预制菜产业园,与金谷园、中农产业集团、六脉仙境、陈记食品、北京生命科技协会等一批预制菜项目正在洽谈中。接下来,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将围绕十一条举措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分工,让项目更快落地、更快建设、更快投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