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探访深圳科技创新“新高地”
大潮涌“河套” 英才聚南山
采访团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的“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冯晓铭 黄赞福 摄
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善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深圳精神”让这座国际一流城市独具魅力,创造出了“深圳样本”“深圳速度”“深圳质量”。26日,“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赣深高铁五城联动采访活动的深圳之行画上圆满句号。当天,采访团走进位于福田区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以及南山区的腾讯滨海总部、深圳人才公园等地,深入了解深圳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探寻朝着先行示范区迈进中不断涌现的“深圳奇迹”。
西前海东河套
共建大湾区核心引擎
“西有前海、东有河套”,这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深港合作平台,两者共同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站在位于福田区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44楼俯瞰,深圳河蜿蜒流淌远方,香港米埔和深圳红树林两大生态保护区绿意盎然、交相辉映,“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河套风光一览无余。
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量子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座座科研创新中心已投入使用、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外高端科创资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深圳、香港一湾相融、一水相连,迎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迅速崛起、熠熠生辉。
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一批香港及国际优质科研机构和人才,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逾百个,其中包括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项目、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的“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令人印象深刻。该中心是深圳目前唯一能够一站式办理海关和地方政府服务事项的大厅,也是深圳唯一能够实现深港跨境“一件事一次办”的大厅,为园区企业、香港及国际人才提供“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360项政务政策咨询、创新创业交流等服务。“目前,福田区智慧服务已从最初的1.0升级到4.0体系,办事者通过个人信用审批制度,签署承诺书就可以省去很多材料提交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截至目前,该中心在办理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失信行为,也充分体现了改革成效。”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中心还针对港澳人士开通了“湾区服务通道”社保业务专窗、商事登记注册特色咨询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中,已与深圳都市圈城市打通服务壁垒,突破地域限制,其中与深圳实现跨市通办事项就有212项,内容涉及企业注册登记、公安、人社等方面的高频事项,积极满足深圳市场主体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未来随着赣深高铁开通,两地在跨城通办上必将迈出更大步伐。
开放包容海纳百川
广聚天下英才
“来了就是深圳人”,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道出了深圳的“发展密码”:深圳因人才而兴,自建立特区开始,深圳就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魄广聚天下英才,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才纷纷奔向深圳,造就了如今的“创新之城”。26日下午,采访团走进深圳南山区,实地探访这个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的“爱才之道”。
位于南山区的大沙河有着深圳“塞纳湾”之称,它就像一条“城市项链”将南山景观轴线串联起来。站在大沙河东岸,只见鱼翔浅底、万鸟翔集,一幅美轮美奂的水天一色景象令人流连忘返;西岸,华润集团、鹏瑞集团、百度国际、阿里巴巴、大疆创新等一大批优质企业云集……南山区大手笔整治大沙河,让这里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人才汇聚、蓬勃发展的最好见证者。
走进全国第一个人才主题公园——深圳人才公园,只见公园内充满了“人才”元素,人才星光桥、人才与历史景观墙、人才栈道π桥、人才功勋墙、人才公园记、人才雕塑园、人才体验馆等,展示了名人风采、传播人才文化,突出体现了深圳爱才、引才、聚才、重才的发展理念。
当天,在公园内的广场上,一场“时尚大秀”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涌现着这个城市的激情与活力。“公园不仅为年轻人准备了很多创意空间,里面还布局有求贤阁、群英荟、尚贤阁、人才服务站等很多功能空间。比如求贤阁,就有一个院士讲堂,会定期邀请全国各个行业专家到这里给市民免费授课。”南山区公园管理中心讲解员梁欢语说。
人才向来都是一座城市的稀缺资源,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市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招贤纳士的新政策,真金白银广纳英才。而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深河两地的人才交流将有更大的空间,进而促进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聚才、合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