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和平:优化公共服务 幸福指数更高

2025-08-22 10:44:0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叶春雨■特约记者 骆鹏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和平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城建、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民生动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本。和平县将稳就业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基础工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24年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2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48人。这一系列就业保障措施,不仅稳住了民生基本盘,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教育医疗双轮驱动。在教育领域,2024年中考各项指标排名全市各县第一位,彰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医疗健康方面捷报频传,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妇幼保健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推进。这些民生工程的落地见效,有效提升了县域公共服务水平。其中,《多措并举、因院施策开展个性化帮扶工作》案例入选全国第二届医共体建设优秀案例,打造了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和平样板。

城市更新焕发新活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完成县城老旧小区改造7个片区共18.84万平方米;灯光球场、全民健身广场全面投入使用;印象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客流比肩市级商圈,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提升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平安建设筑牢幸福基石。创新社会治理取得新突破:县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和和来”“半边天”等特色调解品牌成效突出;大坝镇获评全省首批“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值得一提的是,“粤平安”平台网格事件办结率保持100%,刑事治安警情连续3年同比下降,2022年度省级“平安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创新实践,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和平县从教育医疗到就业保障,从城市更新到平安建设,一系列民生工程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正在绘就一幅以民生暖色衬托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图景。

    上一篇:持续推进数据知识 产权登记增量提质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