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GDP增速位居全省第十

2025-08-04 09:05:0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方新苗 实习生 罗宇璋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8.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9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48.64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50.16亿元,增长3.2%。

记者从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增速位居全省第十,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主要表现为“四加快一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消零总额、进出口总值增速加快,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农产品供给持续稳定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99亿元,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的4.7%。作为农业大市,我市“米缸子”“菜篮子”供给稳中有升。1月至6月,全市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种植类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同比分别增长2.36%、1.1%、5.2%。畜禽产品供应稳定增长,全市1月至6月出栏生猪91.1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3.29万头,分别增长14.49%和14.74%;家禽出栏3120.83万只,同比增长1.12%。

渔业方面,我市通过大力推广工厂化养殖模式拓展渔业养殖空间,11个设施渔业建设项目已动工7个,建成后预计全市工厂化养殖水体达1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草鱼、鲫鱼、鳙鱼、鲈鱼、鳜鱼等多个品种淡水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水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全市1月至6月实现水产产量2.52万吨,同比增长6.24%。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1+3”产业增速较快

今年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发出号令,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齐心协力推进河源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今年3月,金盛兰优特钢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在紫金县正式动工建设。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可突破100亿元,有望成为我市首个百亿级工业产业项目。

近年来,我市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3.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1月至5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效果明显,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1+3”产业成绩亮眼,特别是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增长53.1%,以8.7%的体量拉高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百分点;机械与模具产业增长4.6%,拉高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随着盛夏来临,太平古街、万绿湖风景区、客天下等商圈、景区等迎来消费热潮,暑期旅游进入旺季,带动消费潜能加速释放,为经济持续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19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排名全省第八。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显著。截至7月1日,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共核销补贴资金1.89亿元,带动相关商品消费约13亿元。上半年全市限上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6%;限上家电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1.1%、77.7%,合计拉动全市社消零增长约1.5个百分点。

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507.71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实现旅游总收入54.88亿元,同比增长15.59%。五一假期,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77.82万人次,同比增长50.71%;实现旅游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52.7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