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上半年GDP增速6.2%领跑全市
项目建设“加速跑”、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文旅产业“活力迸发”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近日,全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传来捷报:东源县以6.2%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领跑五县一区,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东源县项目建设“加速跑”、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文旅产业“活力迸发”的协同发力,更彰显出该县以“百千万工程” 为统领,锚定“全年好”目标的坚定决心。
推进项目建设
如期实现“双过半”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上半年,东源县以“清单式、闭环式”管理推动项目建设,32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到23.3亿元,如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项目“入库纳统”是资源要素保障的关键。东源县建立“谋划储备库”动态管理机制,对2022年以来立项项目进行集中梳理,推动71个新项目入库,年度计划投资额达到31.3亿元。新春开工以来,当地实行项目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难题152个,推动源理科技等24个项目开工建设、信大科技等23个项目竣工投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招商引资同样成果显著。通过落实“一把手” 抓招商机制,东源县签约超亿元工业项目15个,总投资额达到31.1亿元,新签约项目供地率、动工率、竣工投产率分别为93.3%、66.7%、33%。
绿色转型结硕果
特色产业显活力
作为农业大县,东源县上半年交出了农业总产值25.14亿元、同比增长9.1%的“亮眼答卷”,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粮食安全与特色产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
粮食生产方面,东源县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完成早稻播种18.36万亩,占全年任务的48.1%。通过推广1.2万亩密植技术及“一喷多促”增产技术,预估早稻亩产达到1000斤,单产提升超10%。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探索“绿肥养田+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绿色转型路径,打造全省首个紫云英智慧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绿肥还田—化肥减量”良性循环,土壤总养分提高21%。东源“天选地育、稻肥循环,勾勒‘绿富美’田园画卷”案例入选全国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3.3%,畜牧业规模持续壮大;蓝口镇墨瑞鳕鱼养殖、曾田镇高密度渔业养殖等项目加快推进,水产品总量达到6982吨,增长13.8%;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茶产业集群融合了种植、加工、旅游观光等,上半年茶产业产值增长9.4%。
全域体验聚人气
业态创新促升级
上半年,东源县社消零总额达到24.6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全市第二,消费市场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关键推力。
商圈经济持续升温。万达商圈新增17家品牌店入驻,开展营销活动超100场,销售额达到8832万元,增长4%;以旧换新政策平稳落地,京东家电工会会员优惠活动带动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跨境电商“走出去”步伐加快,9家企业参加广交会、30余家企业亮相全球跨境电商节,助力订单与市场双拓展。
文旅融合亮点纷呈。五一假期、端午假期,非遗展演、贝拉小镇夜市等63场活动吸引游客240.73万人次,增长13.3%,文旅收入达到6.6亿元。7月初,“万里挑一·星河入湖”无人机灯光秀创下“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吉尼斯世界纪录,7月5日至15日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同比激增58.8%。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