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好品齐“上线” “出山”“融湾”富家乡
九连山叠翠,万绿湖含烟。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孕育出众多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目标,积极融入“融湾”“融深”发展大局,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着力开拓“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强品质】
标准为翼,守护金字招牌
“河源米粉口感爽滑,米香浓郁;龙川山茶油清透香浓,清爽不腻;连平鹰嘴蜜桃爽脆甘甜;紫金春甜桔芳香清甜……”说起我市的地理标志产品,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言语间满是自豪。这些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我市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而品质保障则是其立足市场的根本。
“为守护好这些‘金字招牌’,我市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动’,从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属地责任,到做实检验检测、优化监管模式,筑牢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根基。”上述负责人表示。
围绕产品质量特色和保护要求,我市不断完善标准体系。2024年,紫金春甜桔地方标准完成修订并实施,河源米粉加工技术规程也同步制定发布。此外,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河源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丛书》,涵盖河源米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力支撑米粉产业发展。
“标准化让产品品质更稳定,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品牌影响力也更大,河源米粉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消费者非常信赖的高品质产品。”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荣兵说。
今年,我市将龙川山茶油、连平鹰嘴蜜桃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提上日程,进一步规范产品生产环节,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重推广】
多措并举,拓展市场版图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让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大山、融入湾区市场,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积极组织企业携产品参加各类展会等活动。在地理标志产品广货手信节、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中,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大放异彩——河源米粉获“广货好手信”称号;龙川山茶油品牌建设案例入选广东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我市还积极举办各类宣传推广活动。比如“绿美河源·地标好物”宣传推广活动、连平鹰嘴蜜桃活动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社会效果。
“参加这些活动,让产品获得了更多曝光,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订单也多了起来。”我市一参展企业负责人说。
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建设地理标志驿站。前不久,河源市地理标志驿站正式授牌,成为我市地理标志产品连接市场、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加速推动优质农产品“出山”,顺利打通进入深圳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善融合】
地标赋能,激活乡村“绿动能”
地理标志产业的崛起,不仅富了农户口袋,更激活了乡村“造血”功能。我市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发展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
去年,我市创新推出“河你有源”手信品牌、“万绿河源”农产品公共品牌,并打造了绿油花果树小镇、上坪桃花山景区、桃文化走廊等多个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及趣田野民宿、桃乡民宿等本地特色民宿品牌。
在龙川县,每到茶花盛开的季节,不少游客前往绿油花果树小镇,在此漫步乡野、欣赏美景,亲身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小镇是我们以山茶油为主题打造的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们将努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让龙川山茶油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更上一层楼。”龙川县油茶产业协会会长、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骆东梅说。
在连平县,今年的桃花旅游文化周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短短7天吸引了外地游客约50万人次,带动消费1.75亿元。“桃花旅游文化周期间,我们的民宿天天爆满,收入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地理标志产业真的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连平县趣田野民宿负责人谢增县感慨。
“地理标志不仅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金钥匙’,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促进工作,提升河源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将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书写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壮丽新篇。(本报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戴小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