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全力推动县域营商环境“大优化”

2024-12-23 09:52:34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雷宇烁

今年以来,针对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弱项,我市组织各指标单位认真分析,提出优化提升举措,全力推动我市县域营商环境“大优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强化统筹推进

高度重视抓改革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对于“组织县域营商环境全面复制对接珠三角经验”改革工作高度认可,亲力亲为抓落实。7月26日,市委书记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提出,既要立足当前,做好营商环境迎评工作,又要着眼长远,通过深入实施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8月25日,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河源市2024年营商环境提标优化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强化统筹推进,各指标责任单位强化协同配合,把握时间节点,狠抓措施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提标优化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为下一步“组织县域营商环境全面复制对接珠三角经验”改革工作指明方向,提供了重要支持。

及时高效出政策抓落实

我市印发实施2024年营商环境提标优化专项行动方案,以数字化为支撑,积极构建“1+N”工作体系,聚焦纳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解决商业纠纷等4个指标,全面对标深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各县区要开展县域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聚焦招商引资、安商稳商、优化办事流程、数字化改革、服务企业等方面持续优化环境,积极申报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组织建设第二批省信用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量配置,与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有机衔接。同时,市营商办组织开展2024年省营商环境现场评价河源模拟评查工作,成立模拟评查组,紧扣2024年指标,模拟省评价方式与市县各指标单位进行现场交流和磋商,了解县域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组织学习深圳营商环境评价“大礼包”,推动模拟评查发现问题的整改,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进一步优化我市县域营商环境。

实现帮办代办制度全覆盖

在政企交流方面,我市及各县区分别制定了市级层面和县级层面“面对面”政企交流活动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定期举办“面对面”政企交流活动座谈会,架起政企交流“连心桥”,邀请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现场倾听意见建议,市领导于6月4日、6月24日、8月1日、8月30日召开了4场“面对面”政企交流座谈会,现场听取企业的困难问题,实实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在帮办代办方面,我市指导各县区建立帮办代办制度,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将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延伸至镇(街)、村(社区),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100%全覆盖。目前,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河源国家高新区已完成四级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100%全覆盖;源城区、连平县、江东新区仍有个别镇还未落实到村,目前正在逐步完善。通过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100%全覆盖,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办事群众和企业在不同部门之间奔波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行政效率。

在信贷支持方面,我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强化对普惠小微及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100.88亿元,同比增加4.69亿元,同比增长4.8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57个百分点,其中,生态环境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2.24%、24.91%。目前,我市普惠贷款余额311.07亿元,同比增长7.87%;涉农贷款余额639.99亿元。

    上一篇:东源20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Top